洛阳市龙门石窟街道: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11 09:47: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明、李国英 | 责任编辑:程泽

今年以来,洛阳市龙门石窟街道党工委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重要引擎,结合市委“151”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样本,创新打造集“公务、便民、产业运营”等功能与场景为一体的龙门石窟街道草店片区乡里中心,开启党群服务新篇章。

建好是基础,用好是关键,群众满意才是目的。

需求为径,画好阵地建设的“作战图”。为将服务做到百姓心坎上,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街道让群众来当“设计师”,从实地调研中把握群众需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同时结合领导干部普遍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联户,用好“三单制”,共计汇总收集民意需求20余条。梳理涵盖辖区群众办事路途远,购物、就医、就业难等多种问题难题。得到了建设方向,草店片区乡里中心建设由此快马加鞭,下派40余名党员干部驻扎一线参与建设,总共用时不到一个月,建设、装修、运营同步完成。“以前去街道办事一来一回得半天。现在好了,不管啥事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实在是方便。”村民王电生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如今的草店片区乡里中心还在不断根据群众需求,健全扩充服务功能,深入凝聚党心民心、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服务为先,搭起便民亲民的“大舞台”。做成“家”的延伸,一直是草店片区乡里中心的建设目标。从“7有”到“9+N”,党群服务主阵地全面升级。为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街道坚持服务下沉,按照“模块化布局、聊天式服务、一站式办结”,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点,简化办事程序,可为山南30平方公里4万余群众提供社保就业市场管理等区级和街道事项代办服务,缩短办事路程最远达15公里。工作人员从“柜台内”走到“柜台外”,让群众坐着办、聊着办、商量着办。抓好党建引领,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年”全覆盖,盘活闲置房屋,结合专业机构引来养老“活水”,改造400平方乐养居;清退200平方米落后产业,改造龙门卫生院草店片区卫生室,破解山南群众翻山越岭就医难题;腾退“散乱污”砂石厂3家,建成占地15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搭建创业平台。整合龙门石窟独特IP产业资源,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吸引青年乡贤返乡创业,全力推进草店片区乡里中心走进百姓心中。 

运营为要,打造乡村兴旺的“新名片”。伊水碧波,龙门山色,草店片区自然文化资源别具一格。基于此,街道持续探索党建项目融合新路径,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产业兴旺注入强大红色动力。将运营作为草店片区乡里中心的首要任务,运营好,才持久。通过运用导演思维推动运营思维,市场导向引领运营导向。在整个片区运营过程中,所有商业模块采用考评机制,干的好利益共享,干的不好依次退出。运营收益分为乡里中心内部、广场集装箱、商超、养老中心等四部分,每年可为社区创收15万元,带动群众就业100余人,加上“隐居龙门”项目,预计村集体年收益可达40万元,三年达到100万元,实现了社区收入从“无”到“有”的重大跨越。不仅如此,目前乡里中心还与龙门石窟景区文创产品、拓片、龙门佛瓷、龙门脆枣、“十四集辣椒酱”等特色品牌深度合作,通过直播向全网、全国宣传,通过销售石窟佛瓷、龙门二十品拓片、非遗传承物品、特色产业等,打开草店片区的宣传窗口。

如今的龙门石窟街道草店片区乡里中心已成为群众心中的“大门常开事好办,群众常来乐意待”的“幸福之家”。

下一步,龙门石窟街道将聚合党建优势、聚焦功能提升、聚力资源整合。依托”五星“支部创建,不断提升乡里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真正实现农、文、旅、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局面。(图文:张明、李国英)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