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纪委监委使用“556”运行机制实现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发布时间:2023-12-11 11:25: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史鸿程 | 责任编辑:乔沐

今年以来,肃宁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基层监督的重要论述,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二十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纪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以推进村级纪检委员、监察联络员、村务监督委员(以下简称村级“三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以下简称三新)纪检委员、群众监督员(以下简称“两员”)五支队伍建设和发挥作用为抓手,探索“县统筹、乡主抓、村协同”基层监督运行体系,使用“556”运行机制,即建起基层监督“五支队伍”,贯通联动党委、群众、党校专家、相关职能部门和纪委内设科室“五方面力量”,实行闭环管理“六歩走”,持续推动监督工作下沉,实现了村(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组织监督全覆盖,提升了全县基层监督工作的系统性、联动性、贯通性,增强了乡村近身监督的政治度、精准度、有效度。推动了基层监督网络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效衔接,建设了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以监督下沉赋能基层治理,千方百计解决了群众身边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

(一)建立基层监督“五支队伍”,构建全覆盖监督体系。肃宁县纪委监委在全县所有的村(社区)建立了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联络员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三支队伍”,在全县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中建立了纪检委员和群众监督员“两支队伍”。全县共有村级“三员”255名,三新“两员”165名。“五支队伍”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延伸履行监督职能的得力助手和有力支撑。

(二)贯通联动,融合力量,推动基层监督从有形到有力有效。肃宁县纪委监委贯通联动县乡村党组织,取得党委部门的有力支持,把监督工作和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贯通联动了组织、财政、民政、农村农业等部门,对基层监督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贯通联动了纪委内设业务科室,实现了纪检监察职能向基层有力有效延伸。贯通联动了人民群众,构建了群众广泛参与的机制,提升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满意度。贯通联动了党校专家教授,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双提升。

(三)着眼人民群众需求,激发基层治理效能,基层监督闭环管理“六步走”。肃宁县纪委监委创新基层监督工作方法,统筹监督力量,引进闭环管理模式,通过进一步明确基层监督工作目标、规范工作流程、突破关键问题、跟踪问效、评估认定、结果运用、整改提升等举措,提升了基层监督的准度和精度,发现了群众身边的问题和线索,构建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今年上半年肃宁县纪委监委通过村级“三员”、三新“两员”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13个。发现村(社区)党员干部政治理想信念类问题8件,履职尽责类问题87件,全部予以处理。发现问题线索15件,立案4件,处理相关责任人5人。利用“三员”“两员”化解信访问题9件,化解重复访3起。截止目前,“监督一点通”信息化平台群众点击量157.4万次,平台共收到群众投诉76件,群众满意度达91.49%。(作者:肃宁县纪委监委 史鸿程)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