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第三中学创新特色作业展示彰显“双减”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23-12-12 13:53: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钟建新 高雨萌 | 责任编辑:房家明“哇,这个模型做得真好,彩色立体的!”“动植物细胞都有,还用小旗标注,真有趣!”课间,同学们围在展板前,被精美的细胞模型作品吸引,他们一边欣赏同学做的细胞模型,一边不停地称赞做得好。这是浙江省遂昌县第三中学创新特色作业,“双减”工作走深走实的具体缩影。
“双减”不是放松,减负还需提质。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着教学、教研的创新发展。通过教育信息化,遂昌县第三中学中学正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目标,实践指向“理解性学习”的学教方式变革,坚持系列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培养,打造高效作业及高效课堂,并相继在各课开启了一场作业创新的尝试与探索。
本次科学课展板所展出的特色作业——细胞模型,是全年级根据细胞模型的完整性、正确性、美观性要求精选出来的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获奖佳作。看,这些模型作品多精致!在手抄报的基础上,同学们创新性地利用橡皮泥、贴纸等技术,结合书写、绘画,将细胞知识与模型制作整合成纸板展品,彩色、立体、直观又漂亮。这些精致美观的作品是同学们劳动的成果,更是智慧的结晶!
“做细胞模型前,有些学生对细胞膜与细胞壁的内外位置很容易混淆。”七年级科学老师曹祎说,“做过模型之后,学生不但解决了内外之别,还对两者的间距也更加清晰了。”
“这个插图真好看!”“这篇新闻写得真好……”,几位老师正忙着布置语文特色作业展板,身边就已经凑上来很多同学,他们一边欣赏着同学们自编的新闻报,一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这是遂昌三中八年级“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活动·探究成果——班级体育新闻报展示的一个场景。展览现场,10块展板共展出112份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报纸作品。鲜活的文字素材,可爱的标题,别致的报纸作品也不时吸引着全校老师的驻足欣赏。
“以记者身份去采访,以编辑身份去编报,因为喜欢,所以做出来的报纸很耐看。”语文备课组长范莉敏老师说,“看见学生有这样显著的进步,心里很开心。”
“哈哈,圆周率原来就是没尽头的螺旋”“用算盘计算,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同学们围在数学作业展板前,一边观看手抄报,一边议论纷纷,还不时地夸赞眼前同学们自己精心绘制的数学手抄报。展出的手抄报是数学教研组组织的“智‘绘’数学,‘数’我精彩”为主题的学生数学手抄报比赛优秀作品,分别在各年级教学楼前展出。展出的作品是同学们在国庆假期利用休闲时间绘制而成。
“构图合理、色彩和谐,绘画精细……”提起709班赵杨雨菲的手抄报,数学王松法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你看,尺子的刻度线都画得长短有别却间距匀称。数学中的严谨有序在她的手抄报一览无余。”
“学校创新特色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同学们的素养,营造热爱学习、勤于钻研的文化氛围,有益于培养同学们爱学习、勤动手、重思考的好习惯。”遂昌三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课外时间做特色作业,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操作空间更宽阔,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质量和动手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核心素养。”(钟建新 高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