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栗:马良村的“致富经”
发布时间:2023-12-14 10:38: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丽 | 责任编辑:乔沐机器轰鸣声中,挖掘机挥舞着铲斗沿着地面的标线开挖土石,在司机熟练的操作中,一条条整齐的沟槽很快成形,杂草丛生的地面变得平整。操作完工后,司机肖丙安跳下车,来到现场监工负责人面前翻看“记工本”。肖丙安是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马良村村民,凭借开挖掘机的技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梦。
集体经济务工工资集中发放现场
马良村以党支部为引领,成立了具有市政三级和劳务派遣等资质的萍乡鲁班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勇高兴地说:“鲁班公司凝结着马良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努力与付出,现在已步入正轨,不容易!”
马良村过去是一个发展渠道单一,没有产业优势的集体经济“弱村”,经营性收入缺乏。村里要壮大集体经济,究竟该干啥?村两委一有机会就讨论,经过反复调查研讨,把目光逐渐锁定在劳务服务上。在马良村有120多位村民拥有泥水工、挖掘机、铲车、叉车、塔吊、建筑施工员等各类建筑类职业资格证书,是名副其实的工匠乡村。“我们何不办一个劳务公司,把村里的手艺人集合起来,以村集体的名义,带领村民承接乡村基础工程,参与临散性务工工程。”在2021年8月的一次支委会上,黄勇提议道。
组织村民承接工程
当年10月份,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本村承接了一个预算10.5万元、无人问津的公益性项目。因为是党员带着村民干,矛盾纠纷少,工作效率高,最终节省工程款3万余元,盈利1万多元。11月,又先后到本乡承接了道路拓宽、沥青路改造等工程,全部顺利通过验收。仅2021年就为村民增加工资收入8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余万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尝到甜头后,村两委做事更有底气,带领致富信心更足。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屋场贴心会等,凝聚共识,经过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致表决,同意创立公司,整合资源优势,优化要素配置,推动共同致富。2022年3月,萍乡鲁班建设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在项目承接上实现了合营共建到独立承建的转变。
黄勇介绍,在长平乡党委的统筹牵动下,公司从成立以来,承接了全乡的新农村建设、平安校园创建、道路沥青铺设等工程。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尤其是妇女就业,马良村进一步整合村内劳动力资源,将富余劳动力登记备案,主动对接市场,组织村民到集镇、园区、企业承接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美化等劳务派遣,打通了村务服务新模式。
组织村民承接工程
依靠集体经济组织受益的人还有村民黎祖保,今年62岁的黎祖保原是一名瓦匠,随着年龄的增大,请他务工的人越来越少。今年来,黎祖保被聘请到马良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事泥水匠、水稻田间管护等工作,凭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收入有了明显提升。“跟着村集体经济组织就业,收入有了保障,生活越来越好了。”谈及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黎祖保坦言非常满意。
如今,萍乡鲁班建设有限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还得益于马良村一开始就健全规章制度,用科学管理的方式运营公司,赢得了本村村民和用工单位的双重好口碑。今年8月份,马良村还举办了务工工资集中发放、优秀员工表彰大会,给71名村民发放今年3月至7月劳务工资23余万元,大家都乐不可支。“我们还利用短视频平台给公司做宣传,拓展业务增加村集体收入。”黄勇说,现在无论是企业需要劳务服务,还是政府部门有施工需求,都会第一时间找到他,他再根据务工人员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这种“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创新模式,有效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渠道。“2022年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今年预计能突破200万元。公司一定会运营得越来越好。”面对未来,黄勇信心满满。(图文: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