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通川:勇担文化使命 奏响奋进强音
发布时间:2023-12-14 15:34: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房家明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新闻宣传浓墨重彩、文艺精品好戏连台、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宣传思想文化的通川力量,如州河奔涌,浸润百姓心田;又如战鼓催征,震响奋进征程。
回首过去一年,通川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为奏响“振兴”乐章、做强“支点”底座、坚定不移朝着共同富裕示范区阔步前进贡献宣传思想文化力量。
理论武装有力有效
机关会议室内灯火通明,红色教育基地前誓言铮铮,党校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谋发展,一场场学习活动别开生面、卓有成效,广泛持续兴起大学习热潮。深挖用好理论富矿,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印发《2023年全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等文件,组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6次,发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激荡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火热激情。
8月14日,通川区莲花湖管委会石莲花社区组织召开院坝会,宣讲员杨从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向基层开展宣传宣讲,是理论武装的应有之义。小喇叭、院坝会,一场场有温度、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密集开展,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处处可感学习、思考、求索的热潮,处处可见真抓实干的生动场景。聚焦重大主题和重大决策部署,整合资源力量,搭建载体平台,善用“群众语言”,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紧锣密鼓开展线下宣讲的同时,紧抓线上学习。上强国、学时政、看视频、晒积分,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追捧的“指尖学习”新风尚和生活新常态。广泛发动宣传,组建工作专班,迅速搭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组织架构,实现所有党组织全部纳入、在职党员全覆盖;每月通报全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工作情况。
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奋进路。通川学习热潮涌动,党的创新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坚定,擎旗奋进的思想共识不断汇聚。
主流舆论声势强劲
新时代的通川风鹏正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通川篇章,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在肩。全区新闻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紧贴实际,精心策划,加大宣传,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扩大影响,做强主题宣传、做透专题宣传、做实成就宣传,以一系列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精品佳作,记录和讴歌伟大时代,全面展现通川儿女奋发进取的昂扬风貌,为加快建设达州促进共同富裕区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舆论环境。
一年里,通川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立足“凝心聚力”,组织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奏响了主流舆论最强音,深入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文旅融合游通川”“乡村振兴看通川”“工业强区铸通川”“特色产业兴通川”等重大主题宣传,持续输出通川好声音、好故事,实现“上大报、攻头条、占首屏”目标,全区干部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增强。
聚焦展示对外形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招才引才、重点项目、农业产业等主题,组织中省市级主流媒体开展采风活动30余场,召开“五一在达州·游购来通川”新闻发布会,新华社报道浏览量超百万。全年在中央电视台刊播新闻18条;在人民网、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网站刊发稿件137篇;在省级报刊、新闻网站刊(播)发新闻稿件850余篇;在市级媒体用稿量达1400余篇。
媒体融合步伐加快,区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八大媒体矩阵构建完成,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持续增强。针对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报道,在达州之心通川微信公众号、今日通川APP、通川频道开设“主题教育”“民营经济”“文明城市创建”等20余个专题专栏,及时宣传通川的时事新闻、民生要闻等,原创稿件达2000余条。
精神文明不断提升
11月25日,走进西城街道牌楼社区文明实践站看到,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优美的环境和齐全的配置让居民既可以休闲娱乐、强身健体,又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西城街道红旗路社区居民王清是群艺艺术团舞蹈队的一员,也是各项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只要一有空,她就和艺术团的姐妹们相约来社区排练,“我参加舞蹈队有十多年了,以前我们都是在外面跳,现在社区提供了平台,大家都更喜欢这里。”
近年来,随着文明城市创建走深走实,通川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延伸服务触角,将文明实践大讲堂、图书阅览、休闲娱乐、儿童之家等功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融为一体,整合盘活文化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群众精神的“加油站”,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文明城市创建之中,公民道德建设也在持续深化。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评选表扬通川区“新时代好少年”114名。推报第七届达州市道德模范11人,各类好人8名,其中1人获“四川好人”称号,3人获“达州好人”称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力推进,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创评活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廉办、小事不办的良好风气。
文化文艺持续繁荣
11月29日,由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等24个单位联合承办的“凝聚奋进力量·奏响振兴乐章”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在蒲家镇便民服务中心广场热闹上演。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村民们答疑解惑,送上宣传资料手册。除了政策宣讲,现场歌曲独唱、相声小品、歌舞、魔术、变脸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了一场文艺盛宴,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近年来,通川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把温暖送到基层、把欢乐送到农村、把健康送给农民。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文化文艺活动50余场,金石梯田插秧活动盛况登上央视;“四馆一站”全面落实“免费开放”“错时、延时开放”政策,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长40小时以上;开设免费培训课程,受益群众达1.5万人次。
同时,在文化事业上,大力培育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组织参加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线上竞演。成功申报4处达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4处达州市第一批红色文化遗迹。35件主题摄影作品入展“中国·张家界”第二届世界遗产摄影大展;摄影作品《乔迁新居》成功申报为省政府扶持奖励2022年度重大文艺项目和精品。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通川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肩负更加崇高的使命,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砥砺前行,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