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色”网格特色品牌 让基层治理提质升温

发布时间:2023-12-21 11:01: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

近年来,直来桥村两委班子聚焦城市社区老旧小区治理服务,进行了大量思考与探索,创新推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法,以“五色”网格为引擎,推进多元“微”治理,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不断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增强村干部的凝聚力,着力打造具有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特色品牌,提升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红网格”党建引领,搭建党员活动“微阵地”。辖区内党员人数多、年龄大,党员学习、活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一直是困扰直来桥村的治理难题。通过划分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实现“党建+网格”的“红网格”治理体系,激发基层党员活力。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网格站里、党群服务点设在网格内、党员纳入网格中,组织党员多样化学习25次,发动党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50余次,以“红网格”打造“强磁场”,提升基层党员的向心力。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黄网格”村民自治,培育村庄自治“微生态”。由于管辖内设施建设年代已久,存在设施老化、道路老旧的硬件问题,与群众对高质量服务、高品质环境需求的交织,为村两委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于是直来桥村两委班子立即组织市人大代表钱玉芳、镇人大代表沈明生、吴军、林峰和部队转业的老干部钱艺才以及村里部分老干部等同志参加。共商共议村内大小事20余件,并按轻重缓急的事项进行逐步实施,充分体现了村民主人翁意识。同时以测评村民代表为契机,积极筹建网格议事会,开展“连心接待”系列服务达18次。网格议事会成员中,既有退休的教师、法官、律师等专业力量,也有亲民、为民的网格员,携手组成了“黄网格”日常管理的“多面手”。

image.png

1703121338211996.png

image.png

1703121368537670.png

“蓝网格”警网联动,拓宽警民融合“微渠道”。直来桥村位于黄桥镇老镇区,是一个典型的农夹居城中村。辖区紧邻穿插镇区的很多社区,商铺多、出租房多,服装加工厂多,不仅给村社区治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此,村庄拓宽“警格+网格”工作机制内涵,通过线上信息互动、线下共同走访,将安全排查、人员信息登记等纳入日常工作,积极推动警务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的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共排查出群租房屋12户,登记临时租住人员35人次,整改安全隐患12处,服装加工厂等企业基础消防器材配备率达100%。“蓝网格”成为居民生活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

image.png

image.png

1703121451153192.png

image.png

“绿网格”精细管理,打造多方融合“微平台”。以“镇-村-网格-微网格-村民”平台为依托,细致划分12个微网格,由党员、村民代表等担任,实现网格地域空间无缝隙,服务管理全覆盖,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社会治理“绿网格”。入户走访、安全检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私搭乱建等,“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初见规模。

image.png

“橙网格”资源整合,推动社会组织“微参与”。为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村庄治理中来,村两委班子和网格员积极探索网格个性,定调“橙动力”。充分发挥“网格+社会组织”工作机制,为群众开展专业性服务。截至目前,“橙网格”已联合康泰服务中心、小橘灯活动中心等专业团队为青少年提供假期托管、学习辅导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30人次;同时,由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10支,在开展“两癌”妇女筛查、《反诈骗》宣传、公益集市组织和文体活动开展等方面提供志愿服务200余人次,使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广度和力度。

image.png

目前,基层治理体系日臻完善,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全面铺开,直来桥村坚持多点发力、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了“一色一网多彩”的社会治理新图景。在今后的工作中,直来桥两委班子一班人着力抓党建,强能力,学经验,提素质,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工作中服务群众就像一场及时雨一样,来的及时又恰到好处。用带着感情的“说”和脚踏实地的“做”帮助村民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为加快建设高品质高质量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