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夷春涌焕新颜——2023年湖南省邵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3-12-25 11:14: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飞 | 责任编辑:程泽时光流逝,又快一年。
隆冬时节的夫夷大地,处处涌动着春的暖意。这暖意,来自于湖南省邵阳县上下同心、踔厉奋发,加速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盈收获;这暖意,来自于邵阳县儿女开创未来的满满信心。
回顾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该县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启动了打造邵阳县发展升级版的强大引擎,迈开了谋求双赢的坚定步履。据预计,该县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同比增长5.8%。财政总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都不同程度增长。
回眸即将过去的2013年,该县留下了一串串坚实向前的足迹。这些带着闪光的烙印,累积起来,延伸开去,不断增强着圆满完成使命的能力和信心。追随过去一年里的“邵阳县足迹”,还原奋进征途上的“邵阳县实践”,回溯“邵阳县精彩”的创造历程——
项目引擎,县域经济质效双升
产业提质。2023年,该县继续壮大油茶、生猪、烤烟等农业特色产业。尤其是,通过种植扩面、低产提效、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全力推进油茶全产业链发展,创建国家级油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链年产值接近40亿元。该县的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在全省作经验发言,国家林草局南方木本油料产业联盟年会在该县召开。
同时,该县做强新型主导产业,聚力打造建筑新材料、硬质合金、油茶精深加工、电池新能源、数字新经济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快速建成39万平方米新材料产业园,吸引佰科、万同源等22家企业进驻,推动硬质合金产业与株洲市联合申报国家级产业集群。
项目提速。年初,该县就铺排重点项目177个、开工建设118个,并强力推进。白新高速正式通车,犬木塘水库枢纽蓄水发电,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智慧商贸物流园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5亿元,超过投资进度15个百分点。
消费提振。该县举办首届“房交会”等展促销活动12场,东方凤凰城消费集聚区入选全省首批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引进头部互联网企业腾讯、网易首次在县级设立品牌体验中心和本地事业部,带动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10亿元。
招商提效。该县深入实施“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招商行动,挂牌成立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示范街,建立域外湘商联络处10个,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107.41亿元。其中,“三类500强”企业2家、亿元以上项目14个。
环境提优。该县创新推出“企业评议部门”“局长电视践诺”等模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310个,减税降费1.36亿元,兑付惠企资金2.7亿元。推进科创平台建设,与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合作开展课题攻关,推动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等平台落户该县,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邵阳县工作站通过省级认定。推进“五好”园区创建,推动赋权园区行政审批事项52项,新增入园企业36家,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33亿元,县高新区获评“全省安全生产优秀园区”“全省十大高效用地园区”。
足音铿锵,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工作责任全面压实。该县建立并实施创新领导干部“分级分类双月考核”机制,扎实开展问题清零“百日行动”,常态化全覆盖开展督查督导。持续开展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全县未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并采取产业、就业、政策等措施增加群众收入。预计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10.5%以上,脱贫户、监测户、易地搬迁户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都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工作衔接有力有序。该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安排统筹整合资金3.03亿元,发放小额金融贷款5066万元,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70%用于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要。按要求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193支542人,改革时期做到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稳定、干劲不减。抓好全县5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后续帮扶与管理。
促振兴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方面,该县五峰铺镇在全省率先建设低镉优质香米示范区;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研究在油茶林下套种红松茸,帮助茶农亩均增收3000元。实施“先富带动、乡贤带动、集体带动,促资源变资产、促资金变股金、促农民变股东”的“三带三促”产业发展示范行动;推出村集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村均达到16.2万元。
乡村建设方面,该县拆除空心房2631座、拆除旱厕4188座、改(新)建农村户厕3123座,总量和进度全市排名靠前;问题厕所整改率100%,凝心聚力推进厕所革命相关做法被省乡村振兴局推介。以“湖湘千万工程”为抓手,建成和美屋场97个,五峰铺镇新田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乡村治理方面,该县充分发挥十大乡村振兴顾问团的作用,动员500多人返乡认领公益项目216个,总金额达到1.6亿元。同时,该县创新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我的屋场我管理”活动,探索成立村级共同治理理事会和屋场共同治理理事会。
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用力推动文旅体农融合发展,擦亮“天子湖”、“金江湖”等精品体育赛事品牌名片。相约到美丽梦幻水乡——天子湖、金江湖体验运动康养生态游成为众多游客首选,邵阳县文旅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文旅扬帆,好戏连台。5月,湖南省第五届环金江湖自行车赛在享有“梦幻水乡”美誉的邵阳县金江乡金江湖举办,来自全国7个省市及瑞典的430多名自行车参赛选手参赛,线上线下观赛人数达701万次(其中云直播在线观众700万人次,现场观众1万余人次)。8月,2023年中国桨板超级联赛暨第二届天子湖桨板公开赛在邵阳县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桨板运动员参赛,现场观众约30万人次,线上观众约6000万人次,桨板赛七大系列活动整体流量约2亿左右。8月26日,该县举办2023年“奔跑吧·少年”湖南省第四届轮滑公开赛,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近200名选手参赛。
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2010年起,邵阳县开始举办湖南省环金江湖自行车赛,每两年一届,已举办的4届赛事共吸引17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参赛,观赛人数超10万人次,赛事品牌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5月14日,在金江乡举办的2023年湖南省第五届环金江湖自行车赛,线上线下观赛人数达701万次(其中云直播在线观众700万人次,现场观众1万余人次)。
近年来,邵阳县先后成功承办第十三届省运会乒乓球赛、自行车赛和2022年中国桨板黄金联赛暨第一届天子湖桨板公开赛,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落户天子湖。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顺利通过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813军旅小镇成功创建3A级景区,有效带动周边游、周末游。
该县做精文旅融合产业,举办中国桨板超级联赛和第五届环金江湖自行车赛,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晋升4A景区,天子湖风景区被认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红色电影《烽火塘田》全国上映并成为湘观影必看剧目。2023年,该县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7亿元。
民生实事,群众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该县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62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75人、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53542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3亿元,基层医疗保险常住人口参保率达到95.86%,全县定点医院DIP支付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创建乡镇寄宿制学校7所,提质改造乡村学校31所,“双减”工作经验被教育部通报表扬,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全市第三,2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完成7个乡镇卫生院提质改造,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村10个,“两癌”筛查率达到101.03%,健康邵阳县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2%,5个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率先开展全省基层环保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自建房审批手续办结时间从原来的6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显著增强。
城市建设全面推进。该县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启动峡山客运中心建设,推进夫夷大道、天子湖大道二期、城区“断头路”等建设;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个等;新(改)建乡镇休闲公园21个、公厕24个等,扮靓了城市颜值、提升了城市品质。
发展和安全有效统筹。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双季稻栽插、大豆播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耕地占补平衡三项指标全部转正,田长App巡田任务完成率排全市第二。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充分发挥“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用,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2%;建立领导接访“与信访人吃一餐饭、谈一次话、上一次联席会议”的“三个一”机制,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上升至98.37%,信访事项群众参评满意率提升至99.38%。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禁毒、反电诈、利剑护蕾等工作排名全市前列。严格执行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十五条硬措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大幅下降,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建成16个乡镇游泳场馆,成功创建全省疏堵结合试点县。推进法治邵阳县建设,全省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现场会在该县召开。
行至岁尾,回看全年,在夫夷大地上,一个个重大项目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全线发力,一项项重点工作以争分夺秒的拼劲提速冲刺,汇聚成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阔画卷。风正好扬帆,奋楫正当时。邵阳县正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全面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持续用力,为全面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邵阳县力量。(尹建国 王祥刚 通讯员 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