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绿洲展新姿——2023年湖南省绥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3-12-26 10:43: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黄开龙、姚泽 | 责任编辑:程泽


2023年,湖南省绥宁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锚定“美丽绥宁、活力绥宁、幸福绥宁”建设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发扬滴水穿石的执着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扬优势、补短板,久久为功、迎难而上,厚植了生态底色,书写了绿色经济发展新篇章。


政治引领力持续提升

2023年,绥宁县持续提升“政治三力”,全力营造令行禁止、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谋事干事。

在全县推行“每周工作计划”制度实施中,坚持县委书记带头,县、乡两级联动,紧抓不放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建立健全督、检、考各项机制,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贯彻省委全会精神,出台了《紧扣“三个绥宁”建设目标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绥宁县积极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把“四下基层”贯穿“走找想促”活动全过程。县领导带头下沉公开接访,面对面听取群众心声,心贴心为民排忧解难,县级领导深入一线查找问题1140件,办结1065件,形成制度机制17个,较好地解决了安全饮水、教卫提质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组织廉政纵深发展

绥宁县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处理266人(次)。“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发现并整改问题65个。开启“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模式,完成对11个县直单位、9个乡(镇)、136个村(社区)的“政治体检”;提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65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3654人、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118人。探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引才新途径,全职引才382人,柔性引才113人;创新“支部派单、三长领单、群众评单”模式,充分发挥片、组、邻“三长”作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3930.27万元,村均17.78万元。

实体经济迸发活力

绥宁县依托“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平台,持续发展壮大“两竹”产业,逐步形成了原材料供应基地、半成品加工厂、精深加工企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杂交水稻制种、青钱柳、油茶、精品水果产业蓬勃发展。高水平办好“四月八”姑娘节,获“中国节事卓越品牌”二星奖。上堡村创成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与精品民宿集聚区。“一主一特”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成型。

“五好”园区实现扩容提质,园区“三类”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完成情况居全市前列。县域工业南北双翼布局成型。储备各类投资项目70个,计划总投资33.5亿元。

加快推进在建项目,14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9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金盘科技化学储能项目从引进到投产仅用3个月。天洞高速“十四五”可望建设。狠抓18项县领导领衔改革任务推进,派驻纪检监督体制、种业振兴、社会治理重点工作攻坚、林业碳汇试点等独具绥宁特色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与广东省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生态农业、矿泉水开发等8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27.2亿元。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绥宁县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成果,启动全国“两山”基地创建。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一,虾子溪饮用水源和地表水4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标准。

武靖高速连接线、工业路、长河巷等城市道路改造完成,21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大寨片区环境治理、民族公园设计建设加快推进。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九名,县城更加美丽宜居。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88亿元,实施项目447个,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开展四项攻坚行动,全县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增速实现“三个高于”目标。绥宁县首批入选全省数字乡村综合试点名单,关峡乡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瓦屋塘镇入选“中国玉兰片笋之乡”,大团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花园阁村列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高考、中考成绩进步明显。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整体提质、联动发展,“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目标初步实现。就业工作排名位居全市第一方阵,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经验在省专题简报推介。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东山乡纳入全省10个高质量发展民族乡行列。

展望未来,绥宁县以奋力建设美丽绥宁、活力绥宁、幸福绥宁为抓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以实干实绩、高标准要求为建设现代化新邵阳贡献绥宁力量。

着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抢抓各类政策机遇,精准谋划一批符合政策投向、契合绥宁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扎实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坚持以亩均效益论英雄,盘活用好各类土地。坚持南竹支柱产业不动摇,持续做好“扩产、延链、提质”文章,全力打造百亿级竹产业发展示范县。巩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持续开展城市品牌创建工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进程。科学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以“一带、七片、多点”的布局建设和美乡村。支持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建设,构建集开发、建设、招商和运营于一体的城乡建设格局。

着力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将提升教育、医疗水平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从解决老百姓就好医、上好学问题入手,不断满足群众对教育、医疗更高品质的需求。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巩固劳务经纪人首创成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努力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清廉绥宁”。(王祥刚 尹建国 黄开龙、姚泽)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