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源汇区:“新”力量“双向奔赴”服务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3-12-27 09:43: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成威 王会锋 张秋战 | 责任编辑:乔沐

“‘爱心帮帮团’志愿服务队的人员给我们这些老党员送红色书籍,还帮我照顾生病的儿子,在小巷里也经常能够看到‘红马甲’在开展巡逻、入户走访、创文宣传等,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服务!”漯河市源汇区老街街道居民陈红乐高兴地说。自老街街道组织新就业群体成立‘爱心帮帮团’志愿服务队以来,越来越多的“源汇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并引导其加入“红管家”参与社区治理,发挥“移动探头”作用,服务居民生活,实现“双向奔赴”,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源汇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做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通过构建服务有温度、治理有举措、融入有深度的城市基层党建“新”生态,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到城市基层治理中,把党的工作做到新就业群体中,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基层治理破圈融合。

摸清“新”底数。按照“底子清、情况明”的原则,开展“双向排查”工作,通过从新就业群体中找党员,从党员中找新就业群体,组织行业部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对辖区新业态经营主体、网点和新就业群体人员等情况进行“地毯式”摸排,全面摸清从业人员、组织情况、党员情况等,分类建立台账,对快递基层网点等“小”“微”站点,详细掌握人员信息、联系方式等。通过摸排共掌握新业态经营主体35个。

完善“新”机制。围绕“发挥作用”这个关键,组织宣传、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行业部门及工会、妇联、团委等区直单位成立了中共漯河市源汇区委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委员会,明确了组成人员名单及相关工作职责制度。根据新就业群体服务区域,加强属地街道、社区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结对共建力度,成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2个,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通过开展“精准核查”“红色强基”“暖心服务”“赋能蓄力”“双向奔赴”等五大行动,构建社区党组织提供服务、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

建强“新”阵地。打造“源汇小哥”党建品牌,以新就业群体分布较分散、时间较灵活、流动性较大等特点,从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依托爱心驿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办公室和社区共建单位公共场所等阵地,建设一批有固定场所、有明显标识、有免费饮水、有充电插座、有急救药箱、有书报杂志、有临休场所的“七有”场所。同时,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未成年人托管等特色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源汇小哥”红色驿站43个,建立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5个,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2万余人次。

发挥“新”作用。充分发挥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区环境的优势,通过推广组建志愿服务队、担任网格员等方式,鼓励他们融入社区网格,在送餐送物途中或间隙发现问题“随手拍”,及时向社区党组织上报安全隐患,反映环境整治等问题,当好“民情收集员”“安全巡逻员”“流动宣传员”“文明示范员”,在走街串巷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收集民情民意。同时,组建“先锋骑手”和“应急救援队”等志愿者队伍,优化积分兑换制度,推行“以服务换服务”志愿服务兑换机制,将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城市基层网格治理工作。

“我们将聚集‘幸福源汇’建设,以‘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为目标,发挥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轴心’作用,把更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凝聚起来,推动形成城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源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仕梁说。(作者:刘成威 王会锋 张秋战)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