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镇聚力基层党建,解锁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发布时间:2023-12-29 11:23: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吴燚 | 责任编辑:房家明

大同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组织工作优势,创新推进“党建+”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为群众增收谋路子,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1)整合“一块田”抱团增收益。整合全镇215户农户土地1000亩,成立2个种植业合作社。“党建+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科技赋能、集中采购农资等方式,实现了降成本、增产量、促发展。种田亩均成本从约700元降到约500元,帮助村民们获得土地流转费亩均500元。“小田变大田”不仅提升了种粮综合效益,也能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合作社还委托专业种植大户进行农业全程托管,种植红薯、花生、大豆为村民增收20余万元。

(2)种下“一片花”带路稳增收。800余亩生产用地打造以花卉为主的中药材花卉种植基地,目前种植了金银花、金丝皇菊、连翘等6种中药材花卉。接下来,基地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引进牡丹、芍药等作物。基地通过“党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租金+务工”的方式,让村民从事农机操作、锄草、打药等田间管理工作,帮助200余户农户增加26万元收入,带动40余位村民实现人均务工增收1.5万元。年平均收入达15000元,让村民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就业。

(3)开展“一堂课”步履愈加坚实。以乡村振兴、“三农”工作为重点课程,分级分类开展乡村振兴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20期、受训400余人(次),通过“理论+实操”双结合的教学模式,让群众熟练掌握挖掘机、电焊等工艺的新要求、新技术、新工艺,提升自身劳动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实现增收。将15名大学毕业生纳入村后备力量人才库,注重乡村人才培育储备,先后联系引进企业(公司)5家,提供10余类工种,500余个岗位,为20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有效解决青年村民就业难问题,实现村民经济稳增收。

(4)构建“一个体系”建强组织功能。全力推进基层党建进位升级,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个,进一步深化村党组织示范创建,创建1个3A级先进村党组织。全面构建以党建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共进的基层治理体系。按照“便于服务、便于管理、便于党组织发挥作用”原则,整合党建、综治等不同领域打造亲民化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镇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功能最大化。2023年以来,集中为民办事85件,化解矛盾纠纷22条,化解率98%,累计服务群众2300余人。(宁南县大同镇人民政府   吴燚)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