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期间,由于背街小巷环境较差、河沟内存在生活垃圾等问题,杨树底社区党支部因此被纳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为了切实推动杨树底社区党支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提升,开封市龙亭区将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注重联合发力、标本兼治,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在一线听民声、解难题。
政策理论下基层,在“接地气、聚人气”中凝聚民心
坚持以学促干、边学边改,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制定“党课开讲啦”计划,通过“领导干部讲”“党支部书记讲”“驻村第一书记讲”三个层级讲党课,采用“板凳会”“大喇叭”等形式,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把“我来讲”与“大家谈”结合起来,打破传统党课模式,最大限度调动软弱涣散村(社区)干群“五星”支部创建、人居环境治理等的积极性、主动性。
“各个老师们幽默有深度,我们都听懂了,了解了党的好政策,知道社区的发展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名群众激动地说。
调查研究下基层,在“听民声、汇民意”中调出真知
县级领导带头挂点,统筹区直帮扶单位、乡镇领导、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等方式,全面查摆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实对策。目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调研120余人次,走访老干部、老党员、脱贫户、留守儿童等群体10余户,明确整顿重点1个,整顿措施4条。
“走出机关、走进群众,深感‘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党员干部们颇有感触。
信访接待下基层,在“听真话、解民忧”中纾困解难
坚持大员上阵,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等区委领导,带头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通过圆桌对话的方式,“面对面”听群众说,梳理群众难点痛点,并充分发挥网格员、平安志愿者队伍、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等三支队伍作用,并通过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将重点人员、重点事件等信息进行交办。目前,已解决危房改造、帮扶政策落实等问题65个,有效排查矛盾26起,化解矛盾26起,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现在哪家哪户有什么矛盾、有什么烦心事,都可以到村室,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小打小闹,大家一块说着就化解了。遇见难沟通化解的,区里、乡里了党员干部们也都主动帮俺协调疏通,现在村里的氛围可好啦。”杨树底社区“小矛盾就地解决,大矛盾及时上报”,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现场办公下基层,在“破难题、办实事”中提升实效
充分发挥“党建+乡村治理”示范带动作用,各级分包干部统筹乡贤、企业、学校等各方力量,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等,现场磋商背街小巷环境较差、集体经济较薄弱等问题,发动100余名干群,出动垃圾清运车、钩机等50余台次,清理垃圾35吨、河沟600米,并建立了村庄环境长效保洁机制,以每家每户为“最小单元”进行网格化卫生管理;发动北郊乡商会提供就业岗位22个,探索建立软弱涣散村与强村“跨村联建”抱团发展机制,已与大北岗社区联合建设“大杨”产业园区,推动村级产业发展。
“一直想着能为老家做点贡献,这次终于有了机会,找的朋友的钩机、货车派上了用场,看到家里变干净了,我感到很高兴。”杨树底社区的刘大哥说。“之前刮风的时候,塑料袋、尘土满天飞,河沟里的破烂也多。现在不仅河沟里干净了,家家户户前后也整洁了,感觉十分的舒心。”杨树底社区的赵阿姨说。
“‘现场办公’能直接面对群众,知道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哪些群众想加入进来、哪些群众的方法更好,利用这种“零距离”的办公方式能高效率的为群众多办实事,让群众满意。”龙亭区委组织部部长刘国歌和相关部门在交流探讨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