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勤耕不辍,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4-01-04 10:49: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可馨 | 责任编辑:乔沐“行之愈远,钻之弥坚。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是山东潍坊寿光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客户经理刘斌最喜欢的一句话。一米八三的高个子,文质彬彬的黑框眼镜,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零售客户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刘经理”。
他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自2011年入职以来,他的足迹踏遍整个寿光市局(营销部)服务辖区。在客户眼中,他是尽心服务的“万事通”,在同事眼中,他是创新攻关的“智多星”。他多次获得“优秀客户经理”“营销技能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办公室里,刘斌的话总是不多,经常埋头看报表数据,分析客户销售变化。而在拜访客户时,他的话匣子却完全关不住,客户的盈利变化、库存管理、销售进度情况,他都会帮助客户逐一分析。客户遇到生活和经营上的难题,他也会耐心地安抚和开导,他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对客户的问题尽心尽力地给予回复和帮助,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刘斌总会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
只为客户展笑颜
“刘经理,快来看看我新购置的柜台,来购物的顾客都夸我的店大变模样了!”11月11日,刘斌刚走进光文综合超市,店主张光文就高兴地说。
开店之前,张光文在南胡村村口摆摊卖小吃,每天起早贪黑的也赚不了几个钱。4年前,他听朋友说开超市盈利可观,于是在村里开了一家简易的食杂店。因为店铺商品物美价廉且品类齐全,开业之初生意很是红火。但好景不长,由于张光文缺乏店铺管理经验,囤了太多滞慢销商品,货物积压和过期情况严重,导致资金周转非常困难。
刘斌在了解到张光文的情况后,主动到店帮他盘点商品,并对店内副食商品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将特色商品放在靠近门口的黄金位置,将快消食品放在后排货架上,引导顾客按照“动线”逛店。除此之外,在刘斌的建议下,张光文还对店内的临期商品进行打折促销,增加符合顾客需求的特产和生鲜,以增加资金回流速度。一来二去,店铺生意进入良性循环,赢利水平也节节攀升。
为了提升门店的销售效率,刘斌帮助张光文安装了店铺收银管理系统,在刘斌的悉心指导下,张光文很快就学会了系统的基本操作,用扫码设备将店内商品信息导入系统后,可以随时查看商品的进销存情况,张光文把系统称为店铺的“云助手”。
刘斌为客户讲解商品库存管理技巧
“多亏了刘经理帮我规划店铺的发展方向,我不但学会了新鲜的经营知识,还能用收银系统管理店铺,做到经营有数、心里有底,开店更省心了。”对于刘斌的贴心指导,张光文逢人便夸。
潜心钻研践初心
创新管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路石”,而QC小组活动是践行精益发展的有效平台。在寿光市局(营销部)第一基层服务站QC小组成立初期,小组成员摸不清QC课题研究与施行的门道,晦涩难懂的精益工具让有着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小组成员们犯了难。
为了让小组成员尽快掌握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技巧,刘斌主动请缨担任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走上了艰难的攻关之路。无论是在客户门店还是创新活动室,都能看到刘斌和小组成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搜集数据、制定方案、研究对策、设计程序,在工作中边做边学,以学促用,不断总结失败经验,归纳成功技巧。
“自定目标课题没有目标可行性论证这个环节,原因分析要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反复考虑,分析一定要追根溯源,确保查找到末端原因。”在团队探讨交流时,刘斌认真记录学习,对每一名成员的观点想法都反复思考,详细指出组员在QC活动程序中的错漏点,每一项收集统计的数据他都会严谨分析再复核。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研判和反复论证,刘斌带领小组设计了价值流图、流程控制图、鱼骨图等工具的应用模板,只需要输入项目数据,模板中设定的公式就能自动得出结果,将晦涩难懂的工具转化为具象可操作的程序。在刘斌的感染下,第一基层服务站多名青年员工从QC的“门外看客”成为“行家能手”。从此,小组的创新活动不再是埋头写数据,而是充满活力的思维碰撞和技术交锋。
多年来,刘斌积极参与精益创新工作。为了方便档案存储,他设计制作了“一种多规格图纸档案存储柜”,提高了文书工作的效率。为了实现营销工作的转型提升,他参与了《提升客户经理服务效率》,《提高执法记录完整有效率》等多个课题,还在将多年的工作经验编纂成《图像识别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等论文,而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员工”。
刘斌很喜欢这样一句歌词:“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每当脑海中响起这首歌,他的内心就无比坚定,用责任成就事业,用忠诚书写非凡,他将在平凡岗位上继续书写不凡的奋斗人生。(作者:李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