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邵: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发布时间:2024-01-04 16:06: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谭宇、肖斌辉、唐时 | 责任编辑:程泽安居乐业、平安生活,自古就是人心所向。近年来,新邵县以“五治融合”为载体,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路径,不断探索实践、守正创新,纵深推进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被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平安建设重点推进县(市、区),并已连续15年保持全省“平安县”荣誉称号。
15年一以贯之,建设平安社会;15年一抓到底,聚合平安力量;15年一如既往,坚守平安底线。新邵县是如何书写这份平安高分答卷的?
幸福闪耀“湖南之心”
翻开湖南地图不难发现,在龙山脚下、资水之滨的新邵县,正处湖南省地理几何的中心位置,素有“湖南之心”的美誉。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将新邵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福地之上的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是新邵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结下的累累硕果。
打开“平安新邵”建设成绩单,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让人倍感欣慰:今年,新邵县刑事、治安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36.25%和24.24%;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7.4%;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持续上升。
百姓平安幸福,源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力护航。
高站位部署谋划,责任链条拧紧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邵县委、县人民政府明确各级党委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将社会治理工作实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每年确定一批社会治理阶段性目标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统筹调度各有关单位深入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调动群团力量齐力助推;企事业单位、园区、社会组织等协同配合;各群众自治组织、城乡群众广泛参与,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
强措施治本攻坚,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近年来,该县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图作战,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还创新推行“片警+辅警+治保会”专群结合解纷工作法,将“一村一辅警”等专业力量与治保会等群众力量有机结合,精细打造群防群治机制,宣传教育引导发动群众,构建治安防控人民防线,有效实现了“治安隐患第一时间发现、不稳苗头第一时间疏导”,被省委政法委评为湖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全方位宣传教育,安全防线筑牢夯实。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今年以来,该县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大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打通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该县开展了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领导干部谈安全、应急救援演练、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巡回讲演、幸福敲门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送《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进企业等一系列活动,并通过悬挂宣传条幅、设置宣传咨询台、发放安全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广泛普及安全常识、法律法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五治”融合 亮点共育
近年来,新邵县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聚焦“联”字,在“五治”融合上狠下功夫,不断培育亮点特色,探索实践出一系列具有新邵特色、时代特征且值得复制推广的社会治理新经验、新体系、新模式,不断释放社会治理新效能。
政治引领,增强社会治理“硬核力”。该县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整合各级党委(党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力量,通过强化理论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六进”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意识,提升治理能力;按照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原则,县级领导每月一次到分管部门、联系乡镇领学述学督学,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形成上下联动机制,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同时,在15个乡镇组建基层政法党支部,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
自治强基,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该县以多元共治为主题,结合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全面完善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县、乡、村三级组建巡逻巡防队,常态化开展平安宣传、网格巡逻、隐患排查、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织就了一张坚不可摧的群防群治网。同时,实施“平安新邵”建设,打造“平安共同体”,激励全县近9万名平安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群众自治热情高涨,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为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
德治教化,培育社会治理“源动力”。该县在农村广泛开展“四会、四评、四同”社会公德教育,413个村(社区)全部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四会”组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覆盖率实现100%,拓宽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培育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其中,廖连清入选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此外,新邵县农村社会公德教育先后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等。
法治保障,提升社会治理新效能。群众文明素养得到提高后,如何进一步巩固治理基础,让人民幸福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该县通过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打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面加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多渠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全面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智治”支撑,树立社会治理风向标。建成城乡末端感知系统,集合县级综治中心和覆盖15个乡镇413个村(社区)的综治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利用12345平台、“智慧政务”等载体,全力打造“网上办事”“网上接访”“网上治理”的“数字新邵”治理新格局;统筹平安城市感知系统、“雪亮工程”、平安校车、公交监控系统、微信小程序,积极推进“云上”治理,实现办事统一调度、优势资源互补的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的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聚焦发展 夯实根基
“星期一夜校”,创新干部教育方法,提升干部服务能力;“星期五大扫除”,让干部带动群众,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残障人士车间”,促进社会残障人士家庭就业增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个个“落地”在群众身边的小变化,生动诠释了该县社会治理理念的变化、服务方式的创新。这些微小变化,拉近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将更多的平安、幸福传递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社会治安稳中向好。近年来,该县深入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干群联动大巡防、帮民解难大走访、基层治理大调处、平安建设大调处”活动,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先后组织开展冬春夜间巡逻防控、夏季治安整治专项行动,不断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控制力,有效实现了压发案、降警情目标。今年,全县刑事警情环比下降18.37%,盗窃警情环比下降37.04%,社会治安稳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营商环境向优而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新邵政法机关紧盯打击侵害企业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线索摸排,依法办理各类涉企案件,及时调解涉企矛盾纠纷,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该县累计侦办侵企犯罪案件38件,调处涉企矛盾纠纷10件,开展法律咨询14次、法治体检4次等,提出优化建议4条,切实帮助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平安共创深入人心。该县上下全面坚持“五治”融合,持续探索和完善基层治理模式,落实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两清两建”(底数清、对策清,建清单、建机制),加快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不断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风险类矛盾纠纷2555件、调处2488件,化解率达97.4%。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整体态势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通讯员 谭宇、肖斌辉、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