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定的文化自信 让石窟寺保护利用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4-01-05 11:03: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史家珍 | 责任编辑:乔沐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龙门石窟积极探索和构建石窟寺保护研究、传承弘扬、展示利用的“龙门模式”,为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提供更多“龙门经验”和“龙门智慧”。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根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传承创新,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力量,龙门石窟正在书写答卷。

龙门石窟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历史地位在中国石窟寺雕刻艺术发展历程中无可替代,其时代价值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历程中极为重要。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寺遗存的代表,因窟龛造像规模宏大、数量众多、雕刻精湛、内涵丰厚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唐朝石刻艺术的“中原风格”“大唐风范”而铸就中国石刻造型艺术的巅峰,以凝聚着古代中国杰出匠师的奇思巧智而形式多样,以碑刻题记数量众多、信息丰富而冠绝中外。它在各大石窟当中是唯一由北魏和唐代两个王朝开凿的皇家石窟,是当时的国家工程,其开凿可以说是当时的国之大者,也是中国佛教石刻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这一组群雕,其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和价值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龙门石窟)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作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结晶的龙门石窟,塑造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不朽巅峰,展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奋发进取的精神特质,见证了不同民族彼此相融的历史进程,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壮阔画卷,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载体、感悟中华优秀文化的鲜活例证、坚定文化自信的雄浑底气。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石窟寺蕴含的中华民族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和各民族交流交融历史内涵,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始终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守正创新”的工作理念,数十年来在龙门石窟保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思考,打破思维桎梏,创新理念和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和构建石窟寺保护研究、传承弘扬、展示利用的“龙门模式”,以“强化科研意识,深挖文化价值,做良心工程”为中心思想,更好指导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彰显龙门特色,为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更多“龙门经验”和“龙门智慧”。

一是保护第一,探索石窟寺保护的“龙门模式”。石窟保护工作在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前提下,结合龙门石窟特点,秉持“一结合”,即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二意识”,即科研意识、项目意识;“三性”,即可逆性、可融合性、实用性;“四因”,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因材施救的保护理念;“六方”,即施工过程中,业主、专家组、设计、施工、监理、社会监督多方全程参与。在保护过程中,我们加强科学研究和多学科联合攻关,采取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模式,将科学研究贯穿保护全过程;做好标杆性优质工程、良心工程,并定期邀请社会公众和媒体代表参观施工现场,确保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石窟寺保护“龙门模式”。比如,历时228天完成的龙门石窟奉先寺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大型保护工程,就是积极构建石窟寺保护“龙门模式”的生动体现。二是抓研究,构建石窟寺考古工作的“龙门模式”。石窟寺考古作为最佳保护手段,一直以来备受重视。在总结多年石窟寺考古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石窟寺本身的考古及龙门石窟周边古寺院遗址古墓葬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理念,提出了考古研究的“龙门模式”,包括“多部门合作、多学科参与、多种新技术运用”“集团军作战、团队式开展”等新理念。三是抓数字化,打造流散文物数据聚合工作的“龙门模式”。在三维数字化建设方面,我们立足高精度数据库建设,助力石窟寺保护利用,尤其是针对龙门石窟窟龛造像残损严重、精美造像流失海内外等情况,提出“友好合作、多轨并一、数据聚合、成果共享”的新理念,运用新技术,打造新时代流散文物保护利用数据聚合“龙门模式”。比如,近两年开展的流散美国的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的数据聚合工作,取得了皇后礼佛图虚拟复原、3D打印等初步成果,得到了业界充分肯定。四是抓宣传,构建石窟寺对外宣传工作的“龙门模式”。我们聚焦“龙门石窟精湛的雕刻艺术水平已达到世界石刻雕塑艺术巅峰”的宣传焦点,叫响“中国的龙门石窟——人类共享的艺术瑰宝”“观盛唐,来洛阳,看龙门石窟”两个宣传口号,在对外宣传工作中,主动与多种媒体对接,采取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主动对接,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体裁多样,走进国际”工作理念,加大对龙门石窟历史文化内涵的宣传力度,走出一条具有龙门特色的石窟寺弘扬、传承、保护利用之路。

明所从来,知其将往。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沉淀的深厚底蕴,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凝聚成迈步未来的磅礴力量。我们有责任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政治担当,在石窟寺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中,坚守与创新并举,积极构建“龙门模式”,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让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持续深化,做好传承弘扬这篇大文章。(龙门石窟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 史家珍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