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陵:“构建黄陵文化产业体系,共创中华根脉文化产品矩阵”——暨黄陵县数字文创产业人才智库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4-01-08 09:01: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1月7日,“黄陵数字文创产业人才智库研讨”会在西安市举办,旨在结合黄陵县文旅产业转型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黄陵县深厚的文化底蕴,联合省内各大院校,参与共建黄陵文化旅游新业态。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科普部部长翟金荣,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蔺宝钢,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雄,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副书记冯浩斌,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韩晓剑,黄陵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国煜,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宏伟,黄帝陵典礼服务中心主任李真翔,黄陵县政府副县长殷小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艺术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徐兵,出席此次研讨会。黄陵县政府副县长王梓媛主持会议。
研讨会上,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陵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建雄致辞。浙江中科视传科技有限公司CE0兼总经理孙砺锋,分享关于黄陵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思路。浙江中科视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龙山,分享关于在黄陵文化产品共创方向及后续合作的具体需求。黄陵县科创中心主任李子江,解读黄陵文化产业拟发布的社科课题内容。
黄陵是中华民族圣地、华夏儿女精神家园。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端,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黄陵家国情怀浓厚。黄帝陵镌刻着中华五千年的沧桑繁荣,古柏群昭示着华夏古今来的生生不息。黄陵历史文化厚重。保留有秦直道、北魏紫峨寺、隋唐坊州古城、宋代万安禅院、明清店头古镇、小石崖红色革命旧址等历史文化遗产。黄陵地理区位优越。地处陕北和关中交汇地带,是西延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2条高速、2条国道、3条铁路、通航机场形成了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黄陵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5.5%以上,是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中国最美县域之一。年产煤炭3000多万吨、发电量110亿度,是陕西能源电力基地,位居“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
打造特色旅游 推进乡村振兴 加速发展动能
近年来,黄陵县委、县政府紧扣“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和“三区一高地”发展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黄陵篇章。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建成国家首批煤矿安全智能开采重点实验室,全面推行“110”煤炭开采新工法,店头2×66万千瓦电厂建成投产,店头2×100万千瓦电厂开工,碳硅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签约,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制陶粒项目有序推进,黄陵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区,县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二是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首位产业,高标准举办了清明、重阳祭典活动,创新举办了黄帝文化学术论坛、《黄帝内经》文化传承论坛、第四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黄帝杯”全国诗词大赛等系列活动,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华诗词之乡”。三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成1.3万亩“五新”果园以及新优品种试验、苗木繁育、特色养殖等基地,建成全省首个气象防灾减灾预警平台,成功举办“黄陵翡翠梨”品牌发布会、苹果产业全程数字化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论坛,黄陵“保险+期货”苹果价格收入险入选联合国第四届最佳减贫案例,安乐居贷等“四贷两保”金融做法被省市主要领导批示全省推广,黄陵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四是加速集聚发展动能。建成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智慧工业、数字黄陵三大创新平台,与21所高校联合建成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设立1亿元规模的人才引进、融资担保、融资偿贷三个“资金池”,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建成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平台12个,黄陵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创建名单,“数字黄陵”入选第二届数据治理博览会发布的城市(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五是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扎实推进“景城园”融合发展、“县镇村”联动建设、“水气土”系统保护,被省政府命名为县城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推进教育综合改革,17所学校实现集团化办学,“名校+”合作办学覆盖全学段。县内13所医院、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组建“医共体”,建成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黄陵入围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名单。
民生优先 高层次人才注入黄陵发展的新活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谋划共建黄陵数字文创产业人才智库,以高校联盟为纽带,打造地方、高校、企业协同合作平台,促进人才、技术、项目有效衔接,达成共创、共建、共赢新局面,对黄陵来讲十分重要、极为必要。一是战略发展所需。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黄陵正在着力打造科创“总窗口”,培育开放合作“总平台”,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打造创新人才“新高地”,需要各所高校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历史使命所在。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筑牢黄帝陵和3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柏等文物安全底线、切实发挥黄帝陵赓续根脉、承载文明、传承文化、以文化人重要功能,需要人才、科技、理念同向发力。三是重点工作所急。当前,黄陵先后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省级高新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等示范创建名单,急需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县域发展注入活力。四是民生保障所要。今年黄陵启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县内医疗机构“医共体”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招聘300名高层次人才,全力提升教育、医疗等民生所急所盼的“软实力”。
李建雄表示,参加研讨的各所高校,综合实力雄厚,办学理念先进,拥有青年教师、学生、社团等丰富的人才资源、先进的创新理念、丰硕的技术成果。对此,黄陵县初步拟定了涵盖黄陵历史文化研究、发展策略、文化产品研发、数字应用技术研究、传播矩阵构建等5个方面60多个研究课题,通过“揭榜挂帅”最终确定30多个。我们相信,通过研讨交流、平台组建、深化合作,必将为黄陵高质量发展提供前沿思维、高端智慧和强劲动力。
黄陵县将始终秉持“真心爱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理念,在平台打造上再拓展、政策配套上再完善、交流合作上再加强,努力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让各类人才在黄陵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成就梦想,构建政、校、企“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新格局。本次研讨会参会院校共37个。(黄陵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