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源汇区:激发内生动力育中小企业筋强骨壮

发布时间:2024-01-16 15:57: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成威 胡晗 赵艳玲 王广桥 | 责任编辑:乔沐

“能成功跨入专精特新企业行列,非常感谢工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呀!目前,公司从事特定细分市场已2年多,主导产品3112玻璃光学元件现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自主研发实用性型专利7项。”漯河有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晓东谈及企业的发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自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源汇区将主题教育与促进工作有机贯通,工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把指导帮助区内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检验学习实效的重要一环,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的贴心服务,对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工作把脉问诊,激发中小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培育企业做大做强。

评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出的一项“惠企助企帮企”举措,目的是指导辖区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在全面摸排、筛选的基础上,源汇区把具备申报条件的15家中小企业纳入全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动态培育库,实行月报制度,全流程跟踪动态监测,并充分发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与乡(镇)办、园区协同,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重点破解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工信部门在利用工业企业微信群开展惠企政策宣传的基础上,还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调研,大力宣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奖励政策,邀请省级知名专家对全区15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以企业上市、专利布局与挖掘、创新体系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辅导,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提高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先后开展培训辅导11期,参培人员230余人次。

同时,还组织专家就申报条件和相关资料深入企业做好“一对一”精准辅导服务,诊断把脉各个环节,找准问题,出具诊断报告,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解决“专精特新”企业申报短板问题,提高申报率和通过率。

目前,全区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6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占目标任务的175%;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全区中小企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作者:刘成威 胡晗 赵艳玲 王广桥)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