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多点发力 推动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发布时间:2024-01-24 10:46: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县委 | 责任编辑:丁可近年来,大柴旦紧扣党建引领、探索模式、人才培育、多轮驱动,逐渐形成“一核多元”的村集体产业发展格局,因村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增强“造血”功能和带动能力,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坚持党建引领,实行集体经济发展“挂图作战”。强化工委、镇、村三级“一盘棋”思想,建立“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和牧民思想教育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通、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一支部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形成“红旗峰下一明珠”“红心向党·团结筑梦”的党建品牌,持续开展村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主动挖掘民族村优势,打造柴旦村州级党建观摩点,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巩固提升“四级一体化”网格化党建联盟建设成果,严格落实群众问题点单,县处级领导分片督办、镇党委协调交办、联点单位领单承办、网格党员接单帮办的“一单四办”工作制度,为村民群众提供“零距离”“精细化”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减轻村级压力。
加强干部培育,点燃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引擎”。严把干部选派“考察关”,为柴旦村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名、工作队员2名;由柴旦镇党委为马海村选派“第一书记”1名,全区驻村工作队覆盖率100%,切实凝聚攻坚力量,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活力。聚焦到村任职选调生共帮共教共管,建立“2+1”选调生结对帮带制度,实行每名选调生明确1名乡镇领导干部、1名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指导员的传帮带模式,积极助力村级治理发展。2023年,为两村选派12名选调生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通过帮扶引导、教育培训、跟班培养、实践锻炼等方式,围绕乡村振兴、牛羊养殖、民宿经营与管理等内容,组织两村农牧民50人参加“大柴旦行委2023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训项目培训班”,不断提升农牧民致富能力。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机制,完善村级人才储备库,注重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等重点人群中选配优秀人员参与村级工作,储备村级后备人才15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多轮驱动,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通过项目分红、入股企业、撂荒地承包等方式,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有效增加村民收入。结合大柴旦旅游发展实际谋划乡村振兴产业,特色摊位小木屋置换、合作运营星洁布草洗涤公司等实现年年分红,切实让村民吃上“旅游饭”。柴旦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借助大柴旦旅游发展美好前景,入股众恒酒店、“光影之城”草原风情园合作发展建设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强化村企联建,实施了柴旦村乡村振兴品牌净化水厂和柴旦村乡村振兴产业园仓储物流厂房建设项目,助力产业振兴。马海村成立大柴旦马海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以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为依托,狠抓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马海村周边企业生活垃圾清运业务,全力做好国能光伏公司太阳能板清洗项目,将太阳能光伏板清洗清洁工作纳入村集体收益的业务范畴当中,有效增加牧民群众经济收入。2023年,柴旦村村集体经济预收益53.52万元,马海村村集体经济预收益53.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