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思必驰签约,助力制造业挺起新型工业化脊梁

发布时间:2024-01-31 16:32: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

1月30日,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与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苏州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王斌、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俞凯等嘉宾出席签约仪式。双方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智能语言大模型开发、昇腾 AI云服务和生态发展、联合营销等多方面展开合作,打造可创新演进的智能语言大模型。携手华为云昇腾 AI云服务,推进行业智能化,构建繁荣生态,共赢产业发展新未来。

图片1.png

双方强强联合,旨在共同促进智能语言大模型技术发展,推进产品持续向“语言+图像+视频”的多模态大模型方向演进,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开发。同时,针对行业主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展产品和联合方案的验证与孵化,满足广大行业用户业务智能化转型需求。双方将持续打造坚实的技术底座,通过思必驰DFM-2大模型,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在企业应用领域的新格局。双方还将成立联合实验室,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开展联合营销,持续增强双方自主创新能力,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向不同行业用户提供各种联合解决方案,助力苏州新型工业化建设。

成立于2007年的思必驰,是国内最早开展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公司之一,2022年获批建设“语言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是江苏首家获批建设的人工智能平台。该公司自研的,江苏省首个面向垂域的行业语言大模型DFM-2,通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中国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成为江苏省首个完成“双备案”的企业,在纵向垂域里更具备产业应用的技术落地能力。2024年,思必驰牵头组建的江苏省人工智能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成功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名单。

当前,人工智能的算法、算力、数据与场景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加速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力量,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行业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而大模型研发需要海量的算力支撑,随着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涌入人工智能大模型赛道,智能算力资源供给紧张、高质量数据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以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内高端算力芯片产品的出现,有力完善了开放兼容的算力产业链。

据了解,华为昇腾计算产业以其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正在引领国内人工智能算力发展新趋势。2019年8月,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南》,计划在2023年底前布局建设20个左右的试验区。截至目前,已累计批复了18个人工智能试验区,并在这些试验区建设了27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27个计算中心中,有21家披露了算力芯片或整机设备的供应商信息。华为昇腾及其合作伙伴合计中标18家,占有率高达86%,这充分显示昇腾计算产业在AI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据了解,昇腾910B是我国开放领先的高端AI芯片,性能能够对标A800,是目前国内领先的AI训练芯片。昇腾云服务具备弹性灵活特性,服务小时级别开通,快速满足业务算力需求;在工程能力上,昇腾云服务团队提供专业的开源大模型适配服务,解决开源新模型层出不穷,模型适配调优难的问题。

工业是一座城市的“硬脊梁”、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当前,我国工业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江苏省明确政府工作任务,以新型工业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苏州及各市紧跟新型工业化政策脚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我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华为云提出“AI for Industries”,凭借自主创新技术和算力服务,加快人工智能重塑千行万业。基于盘古大模型 3.0和昇腾 AI云服务等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将持续为企业、伙伴及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赋能行业数智升级。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此次华为云与思必驰的合作,将有力推进工业领域智能化。华为云自主创新的算力底座,为思必驰提供强大、优惠、弹性的计算资源服务和有效的技术支持。双方将持续打造坚实的技术底座,通过思必驰DFM-2大模型和昇腾云服务的结合共同打开人工智能在企业应用领域的新格局,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助力苏州市新型工业化发展。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