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我在洛阳伊滨做彩灯”
发布时间:2024-02-02 10:14: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董浩、刘璐 | 责任编辑:程泽寒风如刀,呼气成雾,一场大雪携着暮色悄然而至。在位于倒盏村的神都灯宴彩灯世界里,1000余名彩灯工人正忙着给形态各异的大型彩灯调试电路,为2月2日开幕做最后的冲刺。
“今天是我们来伊滨做彩灯的第45天。”神都灯宴项目美术总监罗自明正忙着组织工人进行最后的美工布置。“因为赶工期,这段时间工匠们从早上7点开始工作,最晚要忙到半夜两三点才收工。”
来自四川自贡的罗自明从事彩灯制作已经有15年了,逢年过节就是他最忙的时候。
众所周知,自贡彩灯闻名世界,近几年罗自明和他的团队去过世界多个国家做彩灯,也参与过多次央视大型活动的彩灯制作,但据罗自明说,这次洛阳“神都灯宴”的规模是很少见的,也是最难忘的。
“高24米,宽60米,我们自贡本地最大的灯会入场门也就这个规模了,其他地方更是少见。”罗自明说,“洛阳历史底蕴丰厚,来这里做彩灯不愁找不到灵感,但随之而来的难度也会更大,彩灯的艺术性要求也更高。”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作为洛阳历史文化的代表人物,千百年来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想象。作为本次灯会的一大亮点,观众们看不见的细节之处,蕴含着工匠们一丝不苟地打磨。罗自明介绍,为了在璀璨的灯光中还原洛神飘逸灵动的仙姿神态,工匠们经过了近百次的打磨调试,“考虑观众站的角度不同,为了让大家都能欣赏到洛神绝佳的表情动作,我们通过金布、透光布、亮片、PVC等多种材质的拼接,形成明暗层次,最终结合灯光,呈现出洛神细腻丰富的神态。”
从悬于空中高18米的“神都胜境”,到小可盈尺的文创灯饰;从还原史上最大的洛阳宫灯,到一步一景暗藏巧思的红墙灯景。来自四川自贡的彩灯工匠们从简到繁,经过设计、美工放样、钳工焊接、喷漆、套色、装灯、裱糊裱布、美工处理、安装等多个环节,力求每一道工序精益求精,在短短45天时间里,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495亩的巨型场地编织出了璀璨震撼的光影世界。
制灯现场,也有不少年轻工匠的身影。90后的彩灯美工“小夏”就是其中一位。
毕业于成都美术学院的“小夏”,一毕业就回到家乡自贡学起了彩灯制作,这几年经常跟随团队全世界地跑,并且把过程通过抖音号记录下来,在网上拥有了不少粉丝。这几天,有无数网友跟随她的镜头,见证了“神都灯宴”每一件灯品的诞生。尽管工作中身上经常沾满颜料,她却笑眯眯地说:“能把大学时学的美术专业和现在的工作结合起来,我感到很开心,我觉得我们做的不仅仅是营造传统节日氛围的彩灯,它们更是一个个有灵魂有血有肉的艺术品。看着这一个个大型彩灯艺术品的落成,很有成就感。”
彩灯艺术历史悠久,夜幕下的灯火有“江水南流夜有声,万家灯火夹江明。”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还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国人早已把家人团聚的灯火辉煌刻在了文化DNA里。
随着神都灯宴彩灯世界的逐渐落成,罗自明和他的团队也将踏上回家过年的路程。从自贡到洛阳,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碰撞,也将在2月2日正式与洛阳市民见面。
这个春节,不知道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会在什么场景下团聚?让我们把酒言欢,共赴一场灯火辉煌的浪漫,无论你我远近。(文图:董浩、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