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催花牡丹名扬全国 洛阳孟津区乡贤能人贾志勇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2-05 16:25: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成威 康飞 娄银伟 | 责任编辑:乔沐进入2024年2月份,中原大地普降大雪,为即将到来的龙年春节披上了一层白色银装。
虽然窗外寒风刺骨、雪花纷飞,但河南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贾滹沱村诚裕园艺场的温室大棚内却是一片暖意融融。选花、贴标、装箱……看着一盆盆催花牡丹被快递公司运往全国各地,这里的负责人贾志勇大汗淋漓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培育催化牡丹 带领村民致富】
每到春节,寓意富贵吉祥的催花牡丹在我国年宵花市场中都备受热捧。洛阳市作为最集中的种植和观赏区,有独特的牡丹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优势。几年前,有着数十年经商经验的乡贤能人贾志勇,看到家乡发展牡丹产业的优势后,积极响应当地号召,在自己的大家牧业专业合作社尝试盆养催花基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贾志勇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今年春节,我们初次尝试在市场投放了2000株催花牡丹,通过线上直播、线下销售等方式,每天来订购的客户络绎不绝。”2月3日上午,忙着给牡丹装箱的贾志勇说,现在每天能卖出去近百株,远销北京、上海、西安等全国各地。
红火生意的背后,其实有着贾志勇鲜为人知的艰辛。从设置培育场地、聘请技术专家等方面,为了将催花牡丹产业做大做强,贾志勇可谓做足了功夫。郭胜裕就是他请回来的技术专家,作为原洛阳市农科院花卉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牡丹协会副会长,现任中国牡丹协会理事,有着30多年牡丹研究经验的郭胜裕,对牡丹培育的话语权可见一斑。
“脑瓜灵活、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只要认准目标就会全力以赴,这是我对小贾的评价。”郭胜裕表示,他被贾志勇的这份执着打动后,毅然放弃了全国各地牡丹培育基地技术顾问的工作,专心在贾志勇的诚裕园艺场里进行研究。在郭胜裕的指导下,诚裕园艺场里的催花牡丹长势喜人,获得丰收,赢得了许多客户的喜爱。“这里的催花牡丹非常漂亮,马上新年了买几盆放家里,寓意明年会红红火火。”不少顾客说。
看着销售火爆的场景,贾志勇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自己一人富不算富,要带动周边乡邻一起致富,这也是我创立诚裕园艺场里的初衷。村民们要技术给技术,要服务给服务,要销路给销路,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贾志勇的带动下,周边不少群众也加入到了他们的催花牡丹培育种植之中,截至目前已达100多亩的种植规模。
“现在的催花牡丹就一种花色,时间长了就给人一种审美疲劳,如果把一种花色变成多种甚至几十种花色,将会是怎样的一种观赏效果呢?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牡丹高端化’这一课题,而且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贾志勇透露,现在他们的园艺场正在进行多朵催花牡丹的嫁接实验,下一步将研究推出同一株催花牡丹上开出56种各色花朵,寓意着56个民族大团结。“相信到那个时候,定然会产生轰动效应。”畅想着今后的愿景,贾志勇兴奋地说,他的目标是把孟津的国色天香送到万户千家。
【热衷公益事业 助力乡村振兴】
在孟津区,贾志勇是一个传奇人物,催花牡丹只是他的产业之一。
据熟悉贾志勇的乡邻介绍,从甘肃中医药学校毕业的他投靠亲戚,远赴青海省海西州一个小药店当学徙,至2013年已在当地开设了7家大型连锁药店。2014年,积极响应家乡召唤,放弃青海稳定成熟的生意,返回老家走上了生态养殖道路。小香猪养殖、湖羊养殖、餐饮服务、有机肥加工……,随着产业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贾志勇成了当地带领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标杆人物。
在创业的同时,一些家庭贫困的群众也都被贾志勇招收了进来。梅克印,今年50多岁,患有精神疾病,家中妻子残疾,父母年迈,还带有两个孩子,家中困难重重。考虑到他的情况后,贾志勇二话不说,直接将其招到了合作社,每个月开出3000元的工资。像梅克印这样贫困村民,在贾志勇的诚裕园艺场里还有不少,他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管理模式,投资100多万元,流转土地100余亩,辐射带动7个养殖基地,100多人就业,带动60余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他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故事,在孟津大地被传为佳话。
致富思源,回报社会。贾志勇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总想着用各种方式为家乡做点事,公益事业就是他选择的主要方向之一。春节前夕,走进贾志勇的合作社,一面“农民公益书屋”的牌匾格外引人瞩目,这是一间40余平方米的书屋,各类书籍摆满了书架,阅读桌、椅子,空调、饮水机一应俱用;窗外,翠竹挺拔,鸟鸣声声,书香弥漫,沁人心脾。“爱读书”是贾志勇身上的又一个标签。
“这里面藏书数千套,有我自己买的,也有朋友们捐赠的。”贾志勇说,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他们这个书屋能够辐射周边地区的群众,以及寒暑假和周末的乡村孩子阅读需求。闲暇时间,他还组织志愿者走进当地中小学校为学生赠书。“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我都挑出来送到学校,这些书籍在学校可能会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贾志勇坦言。
为增加基地文化氛围,贾志勇还开设了书法创作室,农闲之余,周末假日,周边群众、学生都会光顾,或读书或练字,其乐融融。“依托农家书屋,我们还定期组织书画展、摄影展、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打造贾滹沱村文化‘CBD’,让读书学习成为新风尚,培育造就更多新型农民。”贾志勇说,能为村民提供一个学习充电的场所,他感到很欣慰。前不久,他的农家书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便民型阅读点”称号。贾滹沱村“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故事越叫越响。
贾志勇的“公益之路”远不止此。2023年4月他组织成立洛阳牡丹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心孟津帮帮团,该团先后为消防队捐赠有机肥1000多公斤,帮助贾滹沱找寻失踪老人,先后累计为五保户孤寡老人提供食用油、衣物和日常用品价值2万多元。带动参加无偿献血人数近千人次,为常袋镇中心小学,常袋镇中心幼儿园,常袋镇初级中学捐赠图书、书架、消毒液、高低床等物资价值5万余元……
走进贾志勇的办公室,各种荣誉证书摆满了整个书架。洛阳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职工,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孟津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铜奖,2023年度优秀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证书……。面对各界褒奖,贾志勇坦言,这些是荣誉是鼓励,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和压力。人生下半场已经精彩开启,他将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全力投入乡村振兴和公益事业,影响和带动乡邻富起来,乡村靓起来,乡愁浓起来。(图文:刘成威 康飞 娄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