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人大代表羿明芳:加强推动保障诉源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4-02-07 10:44: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丁可

image.png

桐乡市人大代表、浙江丰达丝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羿明芳

2月5日,桐乡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桐乡市人大代表、浙江丰达丝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羿明芳建议加快推动保障诉源治理体系。羿明芳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趋势明显,社会矛盾多发叠加,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如果不从源头发力,不把解决问题关口前移,等到各类矛盾积聚并以诉讼方式,纠纷化解和风险管控难度必然加大。”羿明芳觉得,必须牢固树立矛盾化解“一盘棋”的意识,落实“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要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共建共治共享“三共一体”,结合实际,围绕“治未病”的良法善治诉源治理。积极担当作为,主动靠前发力,加强对人民调解的业务指导,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羿明芳认为,矛盾纠纷化解通常有三道防线,调解被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而司法途径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三道防线有其各自的功能定位,具有互利共赢的特性,有助于社会关系的及时修复。因此,要高度重视诉源治理体系建设,将大量基层群众身边多发易发的案件挡在“第一道防线”,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准则。

为此,羿明芳提出4点建议:

第一、要聚焦基层治理,推动完善诉源治理体系建设。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持续加强人民法院与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镇街、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组织的对接联系,引导、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依托市级和镇街矛调中心(非诉化解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基层诉讼服务站点建设,协调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诉源治理工作站(室)。围绕基层自治能力建设,组织法律明白人、网格员进法庭跟班培训等方式强化对调解员的日常管理,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一线。

第二、要加强配套政策支持保障力度。市编制部门要适当增加人民法院法官编制,增加人民调解员队伍编制,选优配强驻院庭人民调解员,提高诉前调解工作实效。市财政部门要适当提高调解员队伍待遇保障,探索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参与案件调解给予适当补助机制,提高调解工作积极性。市法院要指派专人负责联系,对接诉前多元调解工作,加强诉前分流调解案件管理,对于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调解不成功案件的,要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确保案件快速流转,实现大量纠纷在诉前得以高效化解的目标。

第三、要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综治和平安考核内容。市人民法院要站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持续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积极推动建立党委政府主导、法院指导服务、多方协作、统筹发展的诉源治理工作大格局,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镇街和部门的考核内容,依托社会综治平台,加强对成员单位、调解组织的考核,将诉源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渠道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相互协作的强大合力。

第四、要重视“第一道防线”队伍能力素质大提升。要把诉源治理工作重心放在基层调解上,放在基层队伍建设上,发挥基层人员作用,确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减少诉源。要加强与有关基层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对接,用好全市人民调解资源,强化对人民调解员的技能培训,进一步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注重培育、宣传优秀调解员和调解组织,打造金牌调解员和调解团队,建立和优化工作激励机制,提高调解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要加大法官对基层调解员的指导服务力度,帮助基层调解组织提升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