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篇章 做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答卷
发布时间:2024-02-08 15:22: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倩 | 责任编辑:乔沐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市场监管作为民生保障部门,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一头连着百姓和民生,是服务人民的“主阵地”。近年来,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党建+”工作模式,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守牢“四个安全”底线,以监管“小切口”答好“民生卷”。
着眼思想建设,突出政治引领
加强理论武装,以“思想补钙”淬炼“坚定信念”。深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先进理论作为党组会议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第一主题”、党支部学习的“第一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打造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的监管队伍。
加强组织建设,以“固本强基”激发“实干先锋”。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将抓好党的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三品一特”监管等工作纳入党组会、班子会予以研究,做到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压实“三双”服务工作,组织党员参加报到社区志愿活动125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83.5小时,全力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监管卫士”品牌。大力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结合市场监管领域工作实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倍增,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工程,严守“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显著。
着眼能力建设,压实工作责任
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加强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监管。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全县91家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达100%;全县1541家食品经营单位实现食品销售风险分级动态管理率100%目标,完成各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298批次;持续开展农村食品、粮食加工制品、食用植物油专项整治及“十年禁渔”专项整治宣传;全力做好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复审工作。加强餐饮环节监管。做好辖区范围内2026户餐饮服务单位监管,办理健康培训合格证12106份、“五病”调离46例,对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实施一户一档管理;对新申办证及换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全县中小学实现“明厨亮灶+互联网”覆盖100%;监督检查餐饮食品经营单位5000余户次,监督保障“两会”、其他重大会议、中高考、国考、省考点等就餐人员食品安全20000余人次。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压实“421户获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35户医疗器械批发、零售单位及237户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责任;受理药械化类行政许可申请334件,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30例,完成药品抽检15批次,流通环节医疗器械监督抽检6批次,化妆品网络抽检5批次;妥善处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69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9例。
全面推进“质量强县”建设。抓好质量监管。常态化开展食品、危化品、农膜化肥等产品抽检,妥善做好80个批次样品抽检及后处置工作;持续开展非标电动自行车淘汰治理工作,累计淘汰非标电动车共计29135辆;检定在用计量器具1082台,查处计量违法案件78件;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的燃气器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气安全。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企业463家次、设备1387台套,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41份,整改隐患37条,责令停止使用特种设备185台套,立案查处11件,罚款25.2万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快捷、便利”为导向,实行设立登记“当场办结”制度,通过“一窗通”办理企业开办登记3049件,累计为1300余家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4009枚,节约企业开办成本70.5584万元;常态化开设“帮办、代办、延时办”窗口,累计为群众提供咨询15650余次,帮办、代办证件办理6800余件。结合“四万三进”“暖心行动”,入户开展金融、税收、就业等普惠政策宣传6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780余份;帮助“贷免扶补”10户发放贷款150万元,帮助获批2户创业担保发放贷款30万元。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对我县2023年涉嫌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非正常申请的98个专利进行逐一核实,责令申请人申请主动撤回;指导企业贯彻落实《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新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定企业5家,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组织4次的银企对接活动,1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1000万元;向14家企业拨付了2022年度知识产权扶持资金50万元。在经开区、职教园区、农业园区开展大型培训4次,帮助企业把创意推向市场;组织开展了市级《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等20余个项目申报,共有14个项目获得市级获批认定,争取到市级补助资金56万元;“杨林经开区管委会和云内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个项目获批云南省2023年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立项项目,获得资金扶持230万元;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个专利获得省级专利奖三等奖,新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嵩明大花蕙兰和嵩明雪莲果),3家企业入选省级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
加大监管执法办案力度。持续开展百日攻坚“铁拳行动”,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检查、虚假广告监测、野生植物及其制品交易排查,整治假冒伪劣产品、不合格产品、民生计量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14起。全力配合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压实打传办职责,全力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
全力做好消费投诉维权工作。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26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35万元;处理举报332件,处理率100%。接12345便民服务热线件1236件,处理率100%。创建“消费维权服务站”9家,新增ODR在线纠纷调解企业1家,以实实在在工作成效,筑牢消费者维权防线。
着眼人才建设,打造专精队伍
抓牢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点。把法治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等纳入学习重点,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打牢思想基础。完善《党组会议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考勤管理制度》等8项制度,以制度管人用人;优化调整班子分工2次,形成条抓块统、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召开党组会13次、案审会12次,进一步提高议事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抓实能力建设这个核心点。以机关集中学习为载体,通过科级干部轮流讲课、先进党员带头交流等形式,组织全员学习先进工作经验。依托“市场监管大讲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学院、公务员“云课堂”等“线上”学习载体,着力提高干部业务技能;组织全体干部分批参加食品安全监管轮训、特种设备监管、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等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
抓准人才培育这个支撑点。全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工作氛围,好中选优推荐提拔干部,进一步激发工作干劲。开展“传、帮、带”活动,老同志帮、带新干部相互提高,把新招录的干部放在基层一线及食品药品等重要岗位上历练,提升后备力量实践经验。
着眼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洁防线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解方案》《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细化工作任务;全面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2次,通报学习典型案例2期,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
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廉政提醒谈话;对市场监管所开展纪律作风督查2轮,督促问题整改;约谈党组成员和干部职工12人次,筑牢干部队伍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每月开展“精神补钙”活动,围绕党的先进理论、中心重点工作,学思想、讲业务、提技能,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守底线、业务精的市场监管队伍。
着眼法治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提升依法决策水平。突出干部学法用法。通过工作例会、法治讲座、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学习宪法和市场监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市场秩序、应对风险的能力。健全工作制度。梳理2023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聘用云南滇源律师事务所2名律师为我局长期法律顾问,夯实行政执法基础,确保行政决策合法性、科学性。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依托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中国嵩明政务网、单位公示栏等平台,对事前信息、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决定结果等事项进行公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把行政执法文书作为全过程记录的基本形式,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逐步推行音像记录,提高记录精准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安排专人承担全局法制审核工作,重大疑难案件均提请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全年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14件,向公安机关移送药品类涉罪案件线索5件,接收检察院移送案件1件,组织应对被行政复议案件18件,出庭应诉案件1件。
行程万里,初心不变。展望未来,嵩明县市场监管局将持之以恒地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一以贯之践行“监管为民、服务为先”的核心,在“四个安全”保障工作中抒写更辉煌的市场监管篇章。 (作者: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