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滨江江闯关记——新昌县滨江小学基于学校文化的低年段劳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4-02-27 10:14: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盛小兰 | 责任编辑:丁可“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从某种意义来说,学生品德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育始于劳动教育。指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辛勤劳动并以此为荣,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这是教育的重点与方向。新昌县滨江小学是2022年创办的一所新学校,学校仅有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何让新生在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设置什么内容?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滨江特色的劳动教育创新之路?
启迪与浸润:学校文化是劳动教育的起点
带着这些问题,学校不辍探索,从立德树人的高度系统思考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新昌县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针对低年段学生特点,从劳动意识、劳动体验到劳动创造进行全面布局、整体设计,围绕校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确定滨江小学一年级新生闲暇劳动教育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同时,考虑到低年段儿童好奇心相对较重,对于任何类型的学习,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如若照本宣科地将劳动技能以单调乏味的形式直接灌输到孩子们的头脑中,既无法唤醒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也不利于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学校把劳动教育和滨江小学校园文化相结合,利用滨江小学吉祥物滨滨、江江,学生所喜爱的卡通人物,设计闯关任务,用“滨滨江江闯关记”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辛苦、枯燥的劳动变得更有趣味,更贴近学生实际,实行家校联动评价,做到人人过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实践与创新:学校文化推进劳动实践
借力养成教育,勇闯校务劳动关。“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年级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自开学以来,学校结合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设置了“滨滨江江闯关记”,把养成教育和劳动教育巧妙相结合,引导一年级新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学习如何为他人、为家庭服务。
9月份的劳动闯关任务以掌握必要的校务劳动技能为主,如第一周的劳动任务为教室清洁,要求桌面、抽屉、个人物品柜摆放整齐有序;会清理讲台,会清扫教室地面......第二周劳动任务以课间劳动为主,课间桌椅对齐,整理好上课时需要的学习用品;体育课前能将外套折叠后整齐放在桌子上......第三周劳动任务以餐厅劳动为主,要求孩子不挑食,不浪费,落实光盘行动;就餐完毕后将碗筷放进指定位置,做到自觉有序摆放......第四周以学垃圾分类和个人卫生为主,学会垃圾分类,正确把垃圾丢入相应的垃圾桶中;个人衣着整洁,不邋遢......四周的劳动闯关任务安排,结合劳动任务清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闯关活动,学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基本学会了必备的劳动技能。为了检验劳动教育成果,学校举行了“小小收纳师”比赛。赛场上,孩子们快速整理书包,书本摆放整齐有致,这不就是劳动教育最好的成果吗?
结合二十四节气,勇闯农事劳动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一种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9月,学生完成校务劳动闯关后恰逢秋分、白露。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格外紧张,这个忙碌的节气充满着丰收喜悦的气息。学校结合这一节气特点,从趣味和责任出发,开展了滨滨江江农事劳动大闯关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认识农具;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参与农事劳动,田间采摘、割稻打豆、树叶画制作......趣味十足。
怎么用锄头除草,怎么用镰刀割稻子,何时播种,怎么播种.....田地间的农事劳动,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是新奇而陌生的,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显得稚嫩而拙笨。五谷不分的孩子们在农事劳动大闯关活动中认识了农具、农作物;了解了农耕知识,提升了劳动技巧。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体会到农家的辛苦,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的体会,对劳动者更多了一份敬佩之情。
巧用传统节假日,勇闯日常劳动关。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以传统节假日为突破口,借助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既展现传统文化的感化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树立了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理念,走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之路。
重阳安排社会志愿活动,中秋做月饼,春节做美食、剪窗花,元宵做灯笼......民族文化在劳动教育中传承,民族精神在劳动教育中凝聚,中华传统文化又为劳动教育赋予更多的能量,大力提高了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节假日期间,鼓励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劳动。社区的垃圾分类、木工体验、职业体验等等,同学们不论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都保持着一颗高度的责任心,用劳动实践担起肩上的一份社会责任。
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滨江小学以“滨滨江江闯关记”这种闯关模式让劳动教育充满趣味,并从“校务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三个劳动教育的维度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评价,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意识,进而把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变成一种行为自觉,真正实现了劳动教育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赋能。随着滨江小学“一畦绿”农耕实践园正式开园了,“滨滨江江”闯关的新征程又即将开始……(通讯员:盛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