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城学院筑梦支教队获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表扬
发布时间:2024-02-29 16:07: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近日,成都锦城学院收到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发来的表扬信,对学校参与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筑梦支教队的老师和同学们予以表扬,对学校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锦城青年志愿者协会筑梦支教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联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开展了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国1176支实践团队深入中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助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023年7月,锦城青年志愿者协会筑梦支教队深入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采洛洛博村,实地参与乡村建设,开展调研,通过入户调查、兴趣教学、推广普通话等方式探索高质量、高水平的乡村振兴之路,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力量。
采洛洛博村为彝族聚居村,留守孩子多且普遍使用彝语。针对该情况,筑梦支教队为每个孩子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以多种形式进行普通话教学,积极搭建以普通话为纽带的语言沟通桥梁。
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筑梦支教队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支教队员采取以孩子为主、老师为辅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通过绕口令、朗诵、断句等游戏,将普通话训练落到实处。并且还开展了小小播报员、诵读经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同时通过民俗交流的形式,促进汉语和彝语的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他们以多种形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普通话在采洛洛博村的普及推广。筑梦支教队在支教中的推普实践活动响应了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助力民族团结,增强了采洛洛博村彝族孩童和村民对中华文化的强大认同感。
支教成员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始终秉持学校“传承知识,培养人才,引领社会,服务大众”的办学宗旨,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本次活动中,课堂上教授孩子们普通话的一些基本常识、易错语音、特殊语法现象等知识。在课堂中能感受到这些孩子们对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第一节课当我问下他们想学普通话吗?所有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很想学习普通话”。通过授课我发现,当地的孩子由于日常多用彝语进行交流,普通话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基本的读音不会发音和基本的语法错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小小推普员、绕口令、古文朗诵等。
此外,我们也利用实地走访调研对当地村民的普通话情况作了基本的了解,他们的交流、学习几乎使用彝语,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在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这次开展的实践活动也收获了许多成果。(——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奉茂玲)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有一些深深的感受。让孩子们掌握普通话,首先能让他们与社会接轨能和别人流畅地交流,其次就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实现梦想,走出大山。因此,推广普通话,我们义不容辞。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挑战和困难。由于地区的方言差异很大,我们在教授普通话的过程中遇到了发音、语调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通过我们坚持不懈地让学生练习,他们的普通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也会总结这次推普的经验,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为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做出自己的贡献。(——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周诗雅)
在此次普通话推广的过程中,筑梦支教队寓教于乐,带彝族的小朋友们深入了解了普通话,让孩子们敢于开口说普通话,乐于开口说普通话,这充分提升了他们的言语主动性与文化自信,为孩子们的未来赋能。
看见小朋友们的普通话日渐标准,听见他们朗朗的读书声,我明白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与重要性,语言为每位孩子打开了未来世界的天窗,让他们自信地走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房雪)
此次教育部、团中央的表扬信,充分肯定了“锦城教育学”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成果,肯定了锦城学子乐于奉献、服务乡村的优良品质。
未来,锦城青年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我、增长才干,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更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推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奉献青春力量!(来源:锦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