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有温度 助力振兴加速度
中国网 2024-02-29 16:07:28

在风驰电掣的高铁时代,经停小站、票价低廉的“慢火车”,不仅解决了山区百姓的出行难题,列车上开设的集市也让各式农产品坐着火车走出了大山,燃起沿线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希望。火车虽慢,却跑出了乡村振兴致富路。(《工人日报》2月23日)

近年来,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一条条高铁大动脉东西贯通、南北相连,人民出行效率更高,沿线经济发展快速。而在一些未通高铁的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铁路部门依然坚持开行着81对公益性慢火车,打通高铁网络不能覆盖的“最后一公里”。从大别山区到西北边陲,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慢火车”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35个少数民族地区和10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市,成为偏远地区与外面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承载着山区百姓的生计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托起他们奔向远方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

“慢火车”是保证百姓行有所乘的“幸福车”,体现了铁路为民服务的温度。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偏远山区中的民生问题,看似小,实则很大;一趟趟“慢火车”,虽然慢,但几十年如一日的低票价、站站停,满足边远山区村民出行、赶集、求学等各种民生需求。为了切实保障山区居民生活,铁路部门还不断完善“慢火车”服务设施,增设了各类特色车厢,提供暖心服务,如给沿线山区上学孩子设置通学车厢,为赶集村民安置家禽家畜设置牧畜车厢等,“慢火车”承载了满满的人间烟火气,释放着新时代下人民至上的情怀和温度,展现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宗旨。

“慢火车”是助力山区老乡脱贫的“致富车”,激发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偏远山区乡村因交通闭塞,贫困已久,农副产品和特色土特产是当地百姓唯一的经济来源,铁路部门在部分列车上设置集市“移动市场”,在车厢为村民安设农副产品、土特产信息展示板,方便大家交易和购买;同时,车厢列车员化身带货主播,帮助村民将沿线优质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往全国各地。这种“线上+线下”慢火车集市的运营模式,有效解决了沿线地区经济不发达销路不畅的问题,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增长,拉开了偏远山区百姓走出贫困增收致富的序幕,奏响了脱贫攻坚全民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慢火车”是承载群众美好生活的“希望车”,绘就了乡村建设的锦绣蓝图。蜿蜒在山区乡村的“慢火车”驶过田野阡陌,翻越崇山峻岭,串连多彩山水,铺就振兴大道,从扶贫、教育、旅游等各方面助力沿线山区乡村振兴。“慢火车”将村民的农副产品送出去,给山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让大山的孩子可以外出求学,为实现人生梦想带来了机会;同时,把外地的游客吸引过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将技术和知识资源引进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力。“慢火车”的车厢内承载的是山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车窗外驶过的是沿途村镇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一趟趟穿行于大山深处的“慢火车”提高了乡村人民的的生活质量,加快了乡村振兴的前进步伐,见证着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好。未来,“慢火车”将承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不断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继续载着沿线百姓奔向富裕幸福的下一站。(侯林峰 龚毅洁)

查看网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