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县第三中学:科学教育融合实践,点燃学生创新之火
发布时间:2024-03-04 16:47: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钟建新 叶艳景 | 责任编辑:房家明“这是第一阶段,用手电筒照着看,鸡蛋里就可以看见红血丝。到第二阶段,再去看就出现了黑影……”新学期,浙江省遂昌县第三中学七年级15班的科学课堂上,王诗琪同学打开自己做的PPT,耐心地分享着自己在寒假里所做的小鸡孵化实验。讲台下,同学们瞪大眼睛看着王诗琪同学拍的奇妙图片,津津有味地听着她的讲解,沉浸在有趣的小鸡孵化实验之中。
“小鸡刚孵出来就能啄破蛋壳!”唐诗雯同学感叹,生命的诞生真的太神奇了。同班的严浩宇同学则表示,自己的实验做失败了,小鸡并没有孵化出来,但他并没有气馁。经过查找资料和反思,他发现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准备好适当的孵化设备和控制好孵化温度。他表示,这次失败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据科学老师王俊杰介绍,小鸡孵化是初中科学的一个趣味实验,通过寒假期间的实践体验,同学们对新学期要学习的“新生命的诞生”章节产生了浓厚兴趣,课堂学习也因此更加深入了。
让学生从单纯的“听中学”中走出来,成为活跃分子,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以“做中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鼓励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动手实践来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过去一学期,细胞模型制作比赛活动已经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实践的乐趣。此次寒假期间的小鸡孵化实验,则是“做中学”这一理念的延续和深化。
学校科学组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实践资源,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拓展活动中,组织学生制作简易显微镜、侧漏仪等各种小器具,参与科学小实践,探究生活中的各种科学奥秘。还结合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基地参与马铃薯种植,在家长的协助指导下,组织学生参与面包制作、苗木扦插嫁接、菇类种植实践,深入理解营养繁殖、孢子繁殖、酵母菌等知识。
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挑战自我,提升实践能力。每年十月份,严文强、雷鸣军、朱晓凡等信息、科学老师在学生自主报名的情况下,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和兴趣,精心挑选学生参加县“龙谷之光”科技大赛。让学生在趣味智造、科学四模、智能机器人等比赛中挑战自我,提升模型设计、无人机编程等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遂昌县第三中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组织学生收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的太空授课和浙江省“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直播课,让学生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科学事业的向往。学校信息科学教师在学生收看直播课后认真做好答疑,解决学生的困惑。张志旭老师还开设《中国航天梦》专题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航天史,在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科学教育实践,不仅让学生在‘做中学’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更点燃了他们的创新之火,”学校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教育模式,既提升了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为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奠定基础。”(钟建新 叶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