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建“电桩”解难题!淮安市御景城小区多举措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整治行动
发布时间:2024-03-06 11:34: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冬成 | 责任编辑:乔沐电动自行车带来出行便利,但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近期,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火灾事故接连发生,牵动人心。3月6日上午,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连日来,淮安市御景城小区万豪物业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多举措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整治行动,进一步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提高认识,强化主体责任。2月23日,江苏南京雨花台区一小区发生火灾,截至23日24时,火灾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御景城小区万豪物业深刻吸取火灾事故教训,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拧紧责任链条,切实把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标准,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广泛宣传,营造共治氛围。利用小喇叭在小区三个出入口播放《关于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五个严禁”的通告》,组织工作人员在单元楼道、电梯内、安全出口等醒目位置张贴违规充电的警示标语、宣传海报、违规行为举报电话,在小区业主微信群转发《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及《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应知应会》,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小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并发动居民自觉抵制电动自行车“上楼”行为,营造“群治共管”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全面开展排查。严格按照全市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五个严禁”要求开展巡查和摸排,提高对小区地下室、公共楼道、楼梯间、门厅、消防通道等重要部位的巡查频次,针对夜间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飞线充电等危险行为,加大夜间安全巡查力度,做到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针对排查情况汇总形成问题清单,视隐患为事故,全面筑牢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共计排查各类问题73个,已经解决70个。
挪移车辆,源头消除隐患。“王大哥,下班回来了!咱们小区正在开展电动车乱停乱放集中整治行动,过道禁止停放车辆,感谢您的配合!”2月25日,在御景城汇金广场公寓房,物业经理陈小花和物业人员与业主积极沟通。清理中,物业工作人员向居民耐心讲解电动车火灾的危害及如何防范电动车火灾,劝导居民主动将电动车推出过道、楼道,停放到楼下停车区。对于无人在家不能推出楼道的电动车,物业工作人员先粘贴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再将违规停放的电动车推到楼下、摆放到单元门前,保证居民用车便捷。截至目前,挪移出楼的电动自行车共计869辆。
清理杂物,畅通生命通道。楼道是公共空间,占用楼道空间堆放杂物会带来安全隐患。废弃杂物多为木制品、棉织品、纸制品等可燃物,存放时间久,稍遇明火极易引起火灾,不仅阻碍逃生路线,还把安全通道变成了“危险通道”。2月24日,御景城万豪物业再次发起“楼道杂物清理,畅通生命通道”活动倡议,制定了详细的清理计划和流程。首先,对楼道内的杂物进行了全面排查,包括楼道角落、楼梯间、公共设备间等区域。在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杂物进行了分类处理,确保清理工作既高效又环保。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楼道85处,清运杂物垃圾18车。
科技赋能,拒绝车辆上楼。人防”不可或缺,“技防”也很重要。3月6日,御景城小区高层住宅24个楼道的34部电梯梯控系统正式启动。梯控系统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安装智能摄像机,对电梯区域内电动车闯入事先进行识别干预。在电动车进入电梯门瞬间,“梯控系统”抓拍发出警报并语音提醒:“电动车禁止入内!”,同时电梯门无法闭合运行,直到电动车被推出后,才能关闭。“之前,我也是经常推电动车上楼充电,也知道非常不安全,现在物业不仅安装了梯控,还在楼下建成了停车棚,电动车再也不会上楼充电了。”住在御景城汇金广场公寓房陪读的张师傅高兴地说。
完善设施,办好民生实事。在解决电动车“上楼”问题的同时,御景城万豪物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问需于民,根据小区实际情况,“一楼一方案”制定居民电动自行车管理服务计划,加快建设电动车集中停放的车棚,满足群众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需求,引导电动车主按照有关规定停放、充电,同时跟进电动车停放充电库(棚)管理维护。截至目前,已经增建智能化停车棚2个,后期将再扩建8个停车棚,可满足1300余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电动车虽小,但却是考验物业服务企业创新管理的一道“考题”。“相关案例警示我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任何侥幸心理,我们将视隐患为事故,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同广大业主一起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御景城小区物业经理陈小花说。(图文:张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