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洪江市岔头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4-03-14 15:42: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何峰 宁茜 黄杰华 | 责任编辑:严格

今年以来,岔头乡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有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内容,牢牢抓住生态宜居这一关键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和美乡村颜值持续增“新”。

image.png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人居环境增“颜值”

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岔头乡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形成“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岔头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工作重心,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做好任务分解,层层抓落实,形成乡领导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切实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分内事”和“责任田”,成立督导组,进行重点抽查、全面覆盖检查,切实做到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同时,该乡制定完善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村村响、微信群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载体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传,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大力弘扬社会文明新风,营造浓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增强村民维护人居环境的责任感。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做表率”,群众成为乡村治理“当家人”。如今的岔头乡乡村“颜值”变得更高、“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image.png

二、文化产业相融合,人居环境谱新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岔头”,“岔头冰糖柚甜而不腻好吃不上火”……走进岔头乡竹山园村你便能发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彩绘跃然墙上,多彩的墙绘与整洁美丽的环境交相辉映,昔日单调的墙面瞬间“活”了起来。

竹山园村位于洪江市北部,岔头乡政府驻地,处于沅水西岸。全村共726户2856人,大部分村民系移民户。岔头乡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村环境变好,移民条件改善,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该村通过墙绘极大地改善村容村貌,同时通过融合竹山园村历史文化元素,让村民看见历史民俗,记住乡愁,更好地传承文明、延续文化。此外,竹山园村另辟蹊径,创新举措,用许许多多的生态竹为村民自家菜园、公共菜园以及绿化带统一搭建起竹篱笆,通过修整后的菜园,既解决了村民们的日常所需,更有效解决了房前屋后菜园种植杂乱、环境不整洁的问题。如今一排排生态竹篱笆已成为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都很自觉地维护村容村貌。“自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我们乡呈现出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和美乡村新景象。”岔头乡人大主席向润霖介绍道,其中“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造型别致,随处可见。

image.png

三、整治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农村厕所革命、庭院建设、垃圾分类减量、“空心房”拆除……环境美了,村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日益突出,岔头乡依托好环境、好政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转变思路因地制宜,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和美乡村共建、环境卫生共治、美好生活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之路。今年以来,岔头乡大力发展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增收”。鸡公坡村、繁溪村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套种山辣椒、西瓜等产业,预计每年可增收3万元。据了解,繁溪村150亩香酥梨产业基地正在做可行性报告,丰产后预计每年纯收入达20余万元以上。另外,岩里村纽荷尔产业园和双松村黄金贡柚产业园发展成效可观,丰产后这两个村预计每年可增收3.5万元。现在,村子越变越美了,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处处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农家院落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平坦的村道在阳光下反射出亮眼的光泽,休闲广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新画卷在沅水河畔正徐徐展开……

image.png

下一步,岔头乡将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不断提升农村环境水平,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因环境而美,让群众生活环境更加宜居。(通讯员 何峰 宁茜 黄杰华)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