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数科控股公司搭建国家级能源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一周年
发布时间:2024-03-14 17:03: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严格近日,能源互联网产业领域第一个专题专利数据库——智能电网先进传感技术专题专利数据库上线试运营。该数据库打破了传统专利数据库的分类体系,重新构建了行业细分领域的专利与技术映射,大大提高了行业研发人员检索专利的效率。
“这个数据库是由国网数科控股公司建设运营的能源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自主实施建设,中心是在国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产业的辐射和延伸,全面推进了产业知识产权数据、咨询、交易、金融、转化等五大方面建设,主要针对知识产权运营和科技成果转移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运营转化新模式,助力产业优质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应用。”国网数科控股公司数字技术研究院运营总监郑洁表示。
挖掘信息,谱写知识产权数据协奏曲
专利文献是重要的技术信息来源,但是由于专利文献的法律属性,其语言、分类均自成体系,普通研发人员难以快速充分利用专利信息。
运营中心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河南审查协作中心共同承接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项目《智能电网先进传感技术专利分析研究》,该项目通过对专利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全面呈现了智能电网传感技术领域技术发展态势,为行业技术人员呈现了专利信息挖掘与利用的范式,同时也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参考和指引。相关研究成果即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发行。
除此之外,运营中心组织行业技术专家会同知识产权专家,研究建立行业细分领域的专利与技术领域映射,逐步构建多领域专题专利数据库,为行业研发人员打造知识产权数据底座,提高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和创新品质。
电动汽车V2G技术专利池和新型储能技术专利池一期上线
提质增效,奏出知识产权运营创造曲
专利的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良好的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是后期知识产权运营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提升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能力,运营中心结合产业内企业科技研发实际,精心设计培训课程,累计为产业内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3万余人次。
开展“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加速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主题系列培训活动
除了开展培训以外,运营中心还与国网江苏电力、国网河北电力、北京中电保力、北京电科能创等1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深入研发一线,指导产业研发人员开展专利挖掘与布局,帮助企业培育高质量专利集群,为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全面保护企业创新成果。
完善体系,弹好知识产权交易共鸣曲
由于缺乏懂技术、懂转化、懂市场的专业中介人才和成熟的技术交易市场,“不会转”的现象比较普遍。
运营中心深入研究能源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成果特点,建立了符合本产业运行体系的无形资产评估流程,并针对国网新疆电力、国网青海电力、国网湖南电力等公司90余项不同交易目的的专利及著作权开展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为知识产权交易合规开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运营中心根据行业特色,开发建设知识产权线上交易平台,一站式解决需求匹配、成果展示、交易审批、公开竞价、备案公示、钱款结算等全部流程,大幅提升了行业内企业知识产权交易效率,保障了各单位知识产权交易的合规性。
探索赋能,奏响知识产权金融进行曲
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对于实现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价值、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心运营国网双创孵化培育基金和能创基金,面向产业内创新团体,以优质知识产权为标的,探索资金赋能优质知识产权创造与转化;同时也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面向全社会张榜征集新型电力系统相关创新成果,对能形成优质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研发给予资金补助。
2024年,中心还将在知识产权质押、知识产权保险服务等方面开展探索,进一步为产业内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赋能。
落地生根, 奏好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曲
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相当一部分专利成果的实际转化率还不高。打通知识产权,尤其是打通能源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意义重大。
标准引领——运营中心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电力行业头部企业,牵头制定《电力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总则》团体标准,从成果的技术、市场、价值以及转化支撑情况等多方面开展评价,引导行业内对成果转化的前景进行科学评估。
“能源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我们院量身定制《创新成果分级分类评价体系》,是电网系统内首个成果转化前景评价体系,为我们有效开展成果转化工作给予了良好的指导。”中国电科院咨询部负责人表示。
机制创新——运营中心根据国资管理政策及国网公司成果转化等相关激励政策,以国网安徽电力为试点,为其设计兼顾成果权属单位、成果转化机构、成果研发人员和成果转化人员的收益分配激励机制。
同时,运营中心结合产业特色,建设电动汽车入网技术、先进储能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专利池,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知识产权使用与收益分享机制、打造知识产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生态。
实践探索——运营中心建立了基于知识产权运营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支撑国网公司相关管理部门编制印发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运检业务职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统一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各级评审标准,保障了相关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开展。2023年度首批155款运检职创成果转化产品线上销售额已突破2.5亿元。
同时,运营中心还利用国网扬州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提供线下孵化空间,为园区入驻企业、国网小e生态企业、自主研发产品等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成果转化、产品生产等服务。
下一步,能源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将紧密围绕科技创新活动全生命周期,统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各环节,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发挥知识产权价值。
文/数字技术研究院(双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