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亭湖区新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把“三个关口” 筑牢医院“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4-03-25 10:30: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姚军、王伟 | 责任编辑:严格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持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面补齐短板漏洞,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力度,以确保医院安全、稳定、和谐,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稳定。
严把安全“思想关口”。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成立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日常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细化各级责任,按照亭湖区卫健2024年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要求,中心进一步细化了各科室、各类人员的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心与科室及中层以上干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领导责任、科室责任和全员责任,制定各岗位的责任范围、责任清单,出台安全责任的考核标准及奖惩办法,使中心上下形成“个个讲安全、人人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严把安全“宣教关口”。加强理论学习,上半年,中心主任在党员活动日多次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中心主任还多次在职工会上结合上海、宁夏、南通等地发生的安全事故,举案讲安全的重要性。分管领导还对全院职工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和学习,认真组织学习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集中组织观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示范教学片》和安全警示片,增强了全院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024年春节前后,中心有重点地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演练,先后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3次,举办逃生应急演练及灭火演习等2次,开展急诊急救培训1次,节前和日常安全检查10余次,中心还利用电子屏、横幅、晨会等形式宣传和讲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近年来,中心安排3名安全管理兼职人员参加全市安全生产管理员培训班并取得培训证书,安排2名参加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并取得证书,安排电工1名参加专业培训并取得电工操作证,中心还与第三方消防公司签定服务协议,聘请米安消防公司的安全管理专家,对中心安全管理骨干进行专业培训和现场指导,提升了安全管理队伍水平。
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安全生产事故中应急救援职能分工,进一步修订完善《住院病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各项应急预案,落实灭火组、应急疏散组、医疗急救组等5组队伍,储备应急物资若干,确保在突发情况时发挥作用。重大节日期间至少有一名班子成员24小时值班,各类值班人员做到熟悉应急处置预案、掌握处置流程,确保应急状态时零损失、零损伤。
严把安全“行动关口”。中心每天落实专人对全院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日班和夜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整改,加强消防控制室设备更新,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与电梯维保公司签定维保合同,定期对中心2部电梯进行维保和养护。加强中心氧气瓶和高压灭菌设备的安全管理,单独设置氧气瓶存储间,加固防倾倒设施。开展电动车和燃气消防安全风险防控,加强职工教育,严禁“电瓶入室”、“人车同室”、“飞线充电”、“长期充电”等现象,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对食堂进行了“气改电”,杜绝使用液化气罐不安全隐患。加强配电间设施、用电设备、电路电线等安全管理,杜绝电线私拉乱接、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问题的整顿。
强化医疗安全风险防控。中心严格执行医疗工作周会、查房等制度,及时总结阶段性医疗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护士长每周开展病区护理安全管理督查,定期抽查在班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急救药品器械,确保应急设备性能良好,急救药品无过期、失效。接种门诊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强化询问诊、儿童体检、留观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近年来中心未发生任何医疗安全方面纠纷事故。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工作措施,既提高了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又树立了“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为营造安全和谐优质的就医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姚军、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