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构建“亲必有度”“清必有为”的政商关系,济宁经开区税务局创新监督方法督促“两张清单”落地落实,助力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本责、疏通焦点
纪检机构立足职责定位延伸政治监督,通过下沉一线入企排查、暗访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以有力有效监督打通营商环境的堵点淤点难点。着力发现并解决工作人员态度粗暴、推诿扯皮、应办不办或办事拖沓等干部作风问题,重点收集在落实政策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在服务过程中“吃拿卡要”和侵害群众利益现象等突出问题,找准“中梗阻”,精准防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协同配合、畅通诉求
协同职能部门建立企业诉求核查处理机制,充分发挥12345、12366等热线作用,畅通群众和企业投诉渠道,对涉及营商环境的电话投诉、信访举报,建立分类快速处置机制,开启“绿色通道”直通纪检机构,推动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督促整改”工作闭环,及时查处纠治经营主体和群众反映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建立问题线索台账,规范问题线索处置流程,确保登记不遗漏、处置不拖延、件件有落实。
多措并举、贯通流程
通过全面自查、重点排查、线索起底等方式深入查摆问题,对标问题一一制发监督事项提醒单、监督事项督办单,逐一明确整改责任、时限和措施,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对所有问题实现零搁置,建立问题搜集、整理、汇总、分发、跟踪、反馈、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整改整治的统筹管理,确保对照问题深查细纠、真改彻改。
“青廉”助力、连通监督
“青廉探头”工作小组成员作为营商环境观察员,到办税服务厅“沉浸式监督”,监督税费服务的同时第一时间反映企业诉求。采取四不两直“隐形式监督”深入办税一线,掌握一手问题,让监督检查由明转暗,确保真抓实干。充分发挥探头零距离优势延伸监督触角“带入式监督”,聚焦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开展明察暗访,织密监督网络。组成青廉宣讲团“循环式监督”,流动宣讲廉政文化,厚植廉洁文化根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送警示教育到基层一线,时时提醒大家要守好廉洁关,走好廉洁从税路。(图文: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