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淬真金 热血铸匠魂

发布时间:2024-05-10 10:56: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梁荷 牛文进 | 责任编辑:乔沐

——记通渭公路段沥青拌合站创新小团队

世间色彩万千种,唯有红色最耀眼。它蕴含活力,饱含激情,更令人惊艳的是象征着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对于马营养护工区沥青拌合站而言,火红是他们工作环境的主色调,更深蕴着他们对工作的无线热爱与追求。

每年的春秋季油路修补施工任务工期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如期完成施工任务,便于群众出行,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合力攻坚。“沥青拌合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大干现场用料需求,设备受年限影响是否能够坚持连续拌料作业?”这一系列问题都可能制约施工整体进度安排。通渭公路段马营养护工区沥青拌合站承担着通渭县境内国道G247线、省道S207线、S208线、S225线、S321线共258.86公里的公路春秋季油路修补的沥青混合料供应任务,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完成,离不开马营养护工区沥青拌合站创新管理团队。

拌合楼的知心人

拌合楼操作手蒋彦文自从学校毕业后,第一次面对高高矗立的拌合楼,顿时露面难色,但性格开朗的他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劲儿,在短暂的失去信心后,他暗下决心:“必须玩转它!”老话讲的好“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试用期,蒋彦文坚持“笨鸟先飞”,白天跟着师傅在拌合楼跑上跑下,不放过丝毫能够学习的机会。晚上,大家休息后,他自己一个人留在拌合楼操作室,仔细地对着按钮回忆着师傅的操作步骤。刚开始工作时,蒋彦文总觉得有些吃力,在读书时学到的只是些理论知识,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又不是那么回事儿。于是,他每天缠着老师傅们请教,师傅们告诉他应该如何操作,可到了他那里,就把“应该”二字变成“为什么”了。他那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倔劲儿,被同事们笑称为:“他就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凭借着不服输的决心和勤学好问的态度,经过一年时间的锻炼,蒋彦文不仅精通了拌合设备,顺利通过了高压电工考试,还能熟练排除其他路面施工设备的日常故障维修。每次春秋季油路修补时,他总是提前接到工作任务,收料是他的职责,由于拉料车不定时,有时早,有时迟,连续过磅收料得10多天,疏忽不得,更马虎不得;备足砂子、碎石、沥青,柴油、煤焦油;每天开机前检查设备部件是否完好,转动部件有无松动,螺栓是否坚固;皮带的松紧、链条的连接、管道的畅通,开关的灵活,始终在他心里惦记着。机械的维修保养亲力亲为,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技术愈加娴熟,故障检修越来越快,最大程度保障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实至名归的技术大拿。

从事沥青拌合操作工作,能吃苦、肯吃苦是基本功。拌合站装料工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工作起来,不分昼夜。装载机操作手梁敏自学特种车辆操作证,多次参加单位的应急抢险。大忙季节,被抽调拌合站,开着装载机穿梭于料仓和拌合楼料口之间,技术娴熟,一斗又一斗,从无怨言,迅速成长为一名懂操作、懂原理、懂维修的“全能型”司机。了解拌和楼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拌完沥青料,他都要对拌合机进行一次清理和保养,因此,满身灰尘和油渍是常有的事。

公路质量的把关者

试验检测员司国辉全程跟班作业,检查粒料、沥青的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沥青的加热装置、计量装置是否准确,温控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对成品料及时抽检,反馈报告。高温天气,是摊铺沥青的最佳时节,而拌合好刚出仓的沥青混合料可达180℃左右的高温,且气味刺鼻,为保证温度、拌合质量符合保准,在每车料运往现场前,司国辉都会对混合料进行检测。黝黑的皮肤、晒得发白的工装上一片片汗渍,是他坚守岗位的最好见证。一位拉运沥青混合料的司机曾问:“司工,你没必要这么卖力吧,你又不能多挣一毛钱,为啥这么拼命的干?”司国辉笑而不语,因为他深知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他明白自己这一环节对施工整体进度和路面摊铺质量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创造的急先锋

牛文进,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他始终聚焦主业,将养护归位落实在一线。在春秋季油路修补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以AB岗的形式,参加拌合楼运维工作。自己动手维修保养机械,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推动拌合楼生产迈上新台阶。在发现“拌合站在运作过程中,矿粉罐产生的粉尘容易堵塞矿粉罐”问题后,和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发明了“一种沥青拌合站矿粉罐外部吸尘结构”和“一种可收集扬尘的沥青拌合站矿粉罐”通过了国家专利申请,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学习沥青拌合楼相关知识的同时,牛文进还坚持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平时机械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都会坚持做好记录,并在厂家维修的时详细询问故障原因,请教解决办法。面对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牛文进时刻常怀“空杯”心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日常工作之余,不断进行学习充电,利用停机休息时间啃读技术书藉,熟悉机械构造原理和工艺流程及本岗位操作技巧,专业技能方面他考取了二级机电工程建造师。

沥青拌合楼的工作除了脏就是热,还有时间长是拌合楼工作的“特色”。春秋季油路修补工作施工现场多处于交通主要干道,工期紧、交通压力巨大。为尽快还路于民,通渭公路段坚持“短、平、快”的施工理念,又好又快推进项目建设,这就对拌合楼的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拌合楼全体工作人员每天凌晨5点到达现场,中午不停歇作业,哪怕衣服被汗水打湿一遍又一遍,毛巾也不知拧了多少次,他们始终坚守施工生产一线,如同一颗螺丝钉一样,深嵌于现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路面摊铺现场从来没有降低工作要求。在摊铺作业时,他们严格按照规范标准作业,全神贯注,紧盯沥青厚度和平整度等关键指标,一遍就过,从不返工,助推油路修补工作优质高效建设。

工作服上的油渍、一车车热气腾腾的沥青,给团队全体人员的青春留下了多彩的颜色。数十年如一日,全体公路团队以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扎根于基层,同时积极进取、迎难而上,一步一脚印,时刻走在工作的最前沿,用勤奋和实干不断叙写“烤炉”上的精彩故事。“每当我走在通渭县境内的大桥上时,看见一条条笔直顺畅的道路上行驶的车流,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往日的苦累,在副段长马宗强的心里早已化作继续前行的动力。只要疾驰的车轮在转,公路人精心养护公路“保姆团”的工作就不能停,因为有了他们的细心呵护,通渭公路段的油路修补质量不断提高,路况水平也逐年提升。(作者:梁荷 牛文进)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