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湘东:“强村”“富民”同频共振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4-05-11 11:22: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

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想要搞点村级建设主要靠负债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到实现2023年村集体经济增收51.86万元,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善山村的“逆袭”,要从成立强村富民公司说起。

善山村区域面积7.64平方公里,15个村民小组,人口2400余人,村党总支下设善山、山泉2个支部,设党小组6个,党员62人。水田880余亩,山塘36口、水库1座,面积共130余亩,林地9200余亩,森林覆盖率70%。虽然人口和自然资源较好,但发展意识不强,自身造血功能弱。

善山村

“善山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困扰历届村‘两委’的愁心,为了突破这一局面,我早些年便组织成立了村级劳务队、股份经济合作社,但效果都不太明显。在对本村的各类资源全方位进行摸排调研后,我们集聚政策信息、农村资源和农业优势条件,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2023年成立了善山强村富民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村富民公司’),发展农村强村富民产业,不断探索‘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路子。”善山村党总支书记曾宪林说道。

强村富民公司董事长曾宪林(左一)正在查看脐橙基地情况

善山村将以往散漫经营的集体经济合作社、村级服务队等创收主体化零为整,由强村富民公司统一管理,通过“党支部+强村富民公司+企业+村民”发展模式,由党总支书记曾宪林任强村富民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设立财务监督人员(由村务监督委员担任),聘请第三方财务公司管理账务,实现公司运营规范化。

“建好公司后我们就想着如何创造收益,于是对全村土地林地、砂石矿产、厂房仓库、休闲旅游等资源进行摸底和分类分析,将优质、有市场价值的闲置资源纳为公司资产,通过公司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有效盘活村级资源,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力。”善山村党总支书记曾宪林说道。

善山村召开屋场贴心会讨论村级发展

在强村富民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善山村党总支使出浑身解数,壮大村级经济。一方面自主种植200多亩脐橙和冰糖柚、承接沪昆高速四改八扩建水沟、护坡、土方及村级小微工程等项目实现增收20余万元。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入股萍乡市湘醴林食品有限公司60万元持股15.8%的股份,共同经营管理,实现年产值1千万余元,分红10万余元,带动就业40余人、村级劳务队吸纳劳动力15人。另外,积极探索“党建示范引领、公司运营管理、村民自主经营”的乡村旅游产业,收回村级资产(新塘水库),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打造集跑马场、食宿、采摘、垂钓等为一体的一三产融合的休闲旅游项目;通过“三请三回”,引进楚航包装有限公司,解决就业40余人,为村民增收3400元/人/月,对闲置的老旧仓库进行改造,整合闲置土地30余亩租给萍乡市荷尧建材有限公司,获得租金收入19.5万元/年。如今,善山村主营业务由原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劳务分包扩大至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休闲观光、工程建设等业务,带动着强村富民公司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集体经济由“保底型”效益向“发展型”效益转变,实现服务质量与增收双赢!

湘醴林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直播

为使村民‘腰包’鼓起来,善山村强村富民公司以“532”集体经济分配模式,即50%用于村级公益性基础建设,30%用于公司发展公积金添置生产设备等,20%用于全村脱贫户、监测户、低收入家庭等公益性支出。2023年补贴村民医保7.2万余元,发放脱贫户、监测户分红8600元,为12户村民发放困难生活补助6500元,为本村大学生发放奖学金13000元,实现本土企业和村民协同发展。

游客正在善山村脐橙基地采摘

为使乡村“美起来”,善山村还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对8个组开展环境整治、绿化、亮化、打造宜居宜业村庄;投入50余万元建设了近10件等民生项目,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群众,善山村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踔厉奋发新征程,奋楫笃行谱新篇。善山村正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状态、保持“干”的激情、展现“新”的面貌,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未来。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