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的“云上法庭”盛开花
发布时间:2024-05-13 15:35: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常艳芬 祁露 | 责任编辑:乔沐近日,陇西县人民法院文峰法庭运用“云上法庭”,高效化解了一起历时六年、相距两千多公里、跨越三个省份的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纠纷。
2017年6月,家住重庆的徐某在甘肃省陇西县务工期间,以重庆某劳务公司的名义,与深圳某建筑公司签订《木工劳务施工合同》,分包了某建筑公司承建的陇西中药城二期工程木工“活儿”,约定徐某组织人员施工。合同签订后,徐某于同年7月进驻施工,次年5月完工,年底某建筑公司与徐某结算工程款共357万余元,但某建筑公司向徐某支付工程款330万元后,一直拒付剩余的27万余元工程款。徐某屡次催讨未果,于2024年2月以某建筑公司为被告、某劳务公司为第三人诉至陇西县人民法院,请求依法处理。
对此案,陇西县法院认真研判,认为该案时间跨度长、原被告双方相距远,一时无法同时段联系到被告,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如不及时解决这个纠纷繁多、涉案标的额大的案子,将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法官们纷纷建议利用“云上法庭”审理。
当事人欣然同意,经法官指导,用快递邮寄提交了证据材料。法官第一时间了解案情、梳理事实,在庭审中快速查清了双方争议焦点。经法官线上耐心细致的调解,两小时后,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原本山高路远、涉案人员多的一起案件顺利解决。当事人感慨道,“太便利了!一个网络小程序,一个移动客户端就把案子调了,真是快捷又零成本。”
据陇西县法院负责人介绍,这个县的“云上法庭”是2020年8月建成并开始运行的,截止目前共办案1285件,其中今年办理114件。
对于“云上法庭”,法官深有感触。他说,“云上法庭”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产物。近年来,当事人身处外地的案件迅速增多,人民法院和法官,既应秉持为民服务理念,又应高效运用“云上法庭”开展网上办案,以信息化手段打破空间地域限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陇西县人民法院 常艳芬 祁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