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社工”—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彭州市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社会工作服务总结
发布时间:2024-05-20 10:24: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为全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构建彭州市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最大限度助推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彭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彭州市携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服务路径,通过构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服务方式,针对“易感未成年人”、“涉错未成年人”、“涉罪未成年人”不同层次的对象提供预防性、补救性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返社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预防罪错未成年人再犯罪,同时依托彭州市社会工作服务三级体系,建立罪错未成年发现-报告-转介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部门等工作合力,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司法社工服务”服务路径,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化支持体系,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水平。
一、主要做法
1、涉罪未成年人—矫治预防社会工作服务
社工机构能够以社工的身份参与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社会调查、心理疏导、观护帮教、不捕不诉及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等工作中,通过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持续跟踪介入服务,一方面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有效帮教,另一方面也将公检法各个阶段的工作衔接起来。社工机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涉罪未成年人制定个性化的帮教方案,从而进行科学专业有效的帮教。具体包括:
(1)社会调查
携程社工接受委托对彭州市涉案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服务,社工对涉案未成年人的背景、家庭关系、朋辈关系、成长经历、涉案原因等进行全方位了解,形成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社会调查报告评估涉罪未成年人之后的再犯风险与回归社会的可能性,为司法机关公正处理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参考依据。
(2)个案辅导
主要围绕着服务对象个人层面的法律意识、职业规划梳理、自我认同、心理辅导等方面开展访谈与辅导,每月定期与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一对一”面谈,制定针对方案,形成帮教档案,并通过“体验+引导”的形式,开展多元化的服务。例如围绕“自我成长”主题组织涉罪未成年人和其他青年志愿者开展团体活动,利用橄榄球团体运动、性格分析等作为媒介,让涉罪未成年人在团体活动中进一步自我认识,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代替不良行为习惯,利用更积极的方式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激发涉罪未成年人的潜能。
(3)关系重建
通过对涉罪未成年人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薄弱,具体表现为社会支持来源比较单一,不良人际交往,对社会支持资源运用能力弱等。因此,对于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需从重建朋友圈和修复家庭关系两方面着手。社工结合涉罪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组织开展各类拓展活动、志愿服务,让涉罪未成年人认识到更多的青年志愿者,积极构建涉罪未成年人与青年志愿者之间良性互动,让涉罪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得到强大的支持力量,为其重新构建健康积极的朋友圈。同时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家庭关系存在的问题开展家庭辅导,社工成为父母与涉罪未成年人关系的协调者,改善涉罪未成年人的家庭关系,调动家庭资源,进一步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
(4)社区参与
依托彭州市社会关爱援助服务三级体系,联动市级关爱援助中心、镇街关爱援助中学、村社关爱援助站,根据涉罪未成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及所在社区的资源,在涉罪未成年人和社区之间搭建起连接平台,通过在涉罪未成年人所在社区、镇街组织和开展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疫情防控等公益志愿服务,让涉罪未成年人在志愿服务中与所在社区产生联系和互动,引导未成年建立积极的正向体验,同时扩大社会参与感,提升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
2、涉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社会工作服务
(1)建立临界预防机制
彭州市人民检察院、与彭州市公安局、彭州市教育局、彭州市妇联等14个成员单位会签《彭州市开展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通过该合作机制对全市高危未成年人全面开展调查,详细掌握实情,并联合开展预防工作。
(2)临界跟踪监督帮教
由公安部门建立涉错成年人名单,转介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工制定“一人一帮一监督”的帮教措施,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亲职教育等服务,提升涉错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改善其不良的家庭沟通方式,为涉错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其改善不良行为,避免再次触法。
3、易感未成年人—保护预防社会工作服务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项目将容易受到不良群体影响的未成年人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以及青春期阶段儿童等特殊群体对象开展保护性预防服务。通过链接心理、法律等各类资源,围绕“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等预防保护活动,提升易感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4、“亮晶晶 ·牡丹希望家园—彭州市司法社工人才培育计划”
为了夯实服务力量,针对彭州市愿意从事司法保护的群体开展“亮晶晶 ·牡丹希望家园—彭州市司法社工人才培育计划”,围绕相关政策、理论、实操等方面指定相关课程体系,招募20名学员来自民政部门、镇街儿童主任、镇街社工站社工等人员,结合实务实训为彭州市培养一批一批司法社工,助力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
二、阶段性成效
经过服务的探索,项目自2021年共建立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服务档案例34人,开展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72人,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面谈辅导205次,协助涉罪未成年人参与公益服务70次。针对涉错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活动6次,家庭教育分享会3次。针对易感未成年人开展法法治宣传活动20余次,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开展司法社会工作主题培训8期,累计服务125人次。
通过服务的开展,社会工作介入罪错未成年人的服务框架基本形成,联动了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等社会力量,实现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