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聚焦“精准教学” 推进教共体学校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24 09:20: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倪嘉艺 程健林 | 责任编辑:乔沐"双减"政策下,数学课堂该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课堂作业该如何设计并减量、提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带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互补与融合,5月17日,浙江省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于石塘镇中心小学开展了教共体班级管理和“精准教学”主题课堂研讨活动。这一活动旨在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教育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
陈红梅老师无私地分享了她的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从班级建设理念、班级学情分析、班级建设目标以及班级建设策略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她倡导建设有温度的教室,营造一个充满关爱与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陈老师也强调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鼓励大家成为有温度的教师,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在学生的培养方面,陈红梅老师提倡育有温度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此外,她还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提倡带有温度的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陈红梅老师的分享内容深入浅出,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精彩课堂上,齐珊珊老师在在四年级数学《练习五》课中巧妙地运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学生系统地梳理了第五单元《认识方程》中的易错点和难点。在梳理过程中,齐老师不仅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她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齐老师更是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
谢芳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巧妙地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贴近实际的场景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她通过整体呈现文本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谢老师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包括听音练习、精读指导以及小组合作等。
叶亚萍的《田忌赛马》课紧紧围绕单元要素主题“思维”展开教学活动。她首先利用人物关系图,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课文的整体框架和脉络。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赛马对阵的顺序。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人物的思维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田忌和孙膑对话时的语气和情绪,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人物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王珍妮老师在《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堂课中,巧妙地运用了众多微视频,生动而清晰地向学生们展示了观察岩石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小组有序地进行观察实验。每个小组都认真观察,记录岩石的特征,并在实验过程中积极交流发现。在观察实验结束后,王老师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汇报与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通过小组汇报与交流,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岩石的特性和分类,还学会了如何更加科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雷叶诗沁老师为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情绪,你好》。课堂伊始,老师巧妙地用一段视频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并了解情绪这个抽象而重要的概念。雷老师组织了学生参与“画脸谱”活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画笔描绘出不同情绪下的脸部表情,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各种情绪的细微差别。让他们对情绪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据了解,在研讨环节中,江滨实验小学各位授课老师对各自所上的课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与反思。随后,其他参与研讨的成员纷纷针对这几节精彩的展示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畅所欲言,整个研讨环节气氛热烈。
通过本次送教下乡,授课教师得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战能力;而听课教师则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这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模式,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更达到了双惠双赢的效果。
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平台,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这种形式的教研合作,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研意识,还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进一步推动了江滨教育集团教学研讨的热潮。(图文:倪嘉艺 程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