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7 11:33: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瑀珊 | 责任编辑:严格

提要:

当今社会正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也变得愈发重要。未成年人在社会中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是确保他们健康、安全和良好发展的基础。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未成年权益保护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查阅了大量的书籍、网络资料以及案例分析,揭示当前未成年权益保护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尽管我国在未成年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体系不健全、社会认知不足等问题。部分未成年人面临着家庭监护缺失、校园欺凌、网络侵害等多种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法律保障、完善保护体系、加强教育宣传、提高社会参与度等一系列对策建议。进一步强调了加强未成年权益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主要创新观点:

本文就深入研究与分析现在社会背景下对于未成年权益保护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挑重点的研究了未成年人权益易受侵害的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父母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侵犯了儿童基本人权,例如,人格权、健康权、生命权等等;第二种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错误理念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第三种是未成人的受教育权益得不到保障。并且提出了对于未成年权益保护的建议,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其中提出的加强网络保护建议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也有重要意义以及我们与着重的关注预防青少年问题和犯罪问题。并且通过网络媒体各平台APP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整个社会都参与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重要意义及现状

(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

1.儿童保障

未成年人在社会中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是确保他们健康、安全和良好发展的基础。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意义是要保证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医疗保健权等基本权益不被侵犯。

2.保障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未成年人是我们社会的未来,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牢牢维护好未成年人权益,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资源,使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健康的成长,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预防青少年问题和犯罪问题

未成年人在成长生活中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例如可能会遇到校园欺凌、被监护者虐待、被拐卖以及青少年犯罪等。通过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提供相关的教育支持和指导,可以预防和降低这些问题的发生的同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4.塑造社会价值观

未成年人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信息和价值观持有较为敏感的态度。通过保护未成年人,我们可以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5.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保护未成年人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项重要举措。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会导致未成年人面临不同的机会和挑战,通过提供平等的保护和关怀,我们可以弥补不平等带来的差距,使每个未成年人都有平等、公正的发展机会。

(二)目前针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

目前在我国涉及到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主要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宪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相关法规有:《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相关地方立法等法律法规。逐渐全方位的形成体系,更好地保护未成人的权益。

二、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现状

(一)父母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

提起家庭暴力通常人们往往只会想到是夫妻双方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但是我们都忽略了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父母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种种家庭暴力的行为侵犯了儿童基本人权,例如,人格权、健康权、生命权等等。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陈苇教授2007年6月5日在“我国农村家庭暴力实证研究”演讲中指出,调研结果显示在2005年以父母对女孩实施家庭暴力占家庭暴力总体的68%;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侵害成年人权益被撤销监护人格型案例”2006年版就有关于父母对子女实施暴力而被撤销监护人案例;而且近几年有关父母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的新闻也被连续爆出,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各类媒体新闻也有许多有关反对父母对子母实施家庭暴力的相关文章,以上表明我国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现象普遍与我国“儿童利益化”原则不一致。

(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错误理念侵害未成年人权益

很多家长都抱着“棍棒底下出孝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来教育孩子,轻则骂,重则打,毫不顾忌孩子感受。很多未成年子女因为胆小或者其他原因,长期在恐惧的心理下默默忍受着父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压制,最后通常都会导致未成年人对学习的厌烦情绪,甚至对生活的丧失希望。家长们的这些想法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不仅严重的伤害了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和情感,同时也违反了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这个年龄段的公民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当然具有独立的人格权,有尊严,应当受到尊重。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但这种教育应当采取合理、正确的方式,不要总是用惩罚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进步。孩子犯了错误,不能任意打骂,这样往住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许多父母仍然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安排或干涉子女的生活,很多未成年人迫于父母的威严,不敢反抗,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不健康甚至不正常的心理,严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学习过程中,父母因对子女抱有较高的要求与期望,所以一旦犯了错或学习成绩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会挨骂挨打,其实很多父母就是怀有这样的心理,认为儿女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要求儿女。但是,他们的想法严重侵犯了子女的权益,是错误的,也是对教育的一种误解。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根据该法律规定,父母应该采取正确、健康的方式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正确履行监护职责,而打骂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方法。而且从我国《民法通则》的角度讲,家长违背未成年子女的意愿对其进行打骂,严重侵犯了未成年子女的人身权利,如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也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太过急切,所以才会以“棍棒底下出孝子”为由,不听取别人的劝告,也不停止这种不当、粗暴的教育方式,给未成年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不管有任何理由,都没有权利随意打骂。

(三)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据统计,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仍有部分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辍学的风险。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未成年人因贫困无法继续学业。在一些偏远地区,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学校数量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例如,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教学设施简陋,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同时,社会观念的偏差也不容忽视。一些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读书无用,这种错误的观念也影响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实现。

此外,社会上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童工问题。一些未成年人被迫离开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关数据]表明,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未成年人被非法雇佣。

这些数据和实例都充分说明了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分配,加强法律保护,让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缺乏良好的教育,未成年人难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无法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将限制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使他们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还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那些无法享有受教育权的未成年人,往往来自经济困难或社会弱势家庭,这进一步拉大了他们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差距,使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为贫困地区和家庭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持。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教育的重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为他们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建议

未成年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当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措施,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根据上述观点,提出以下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些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一方面加快制定和完善专门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各项权益有具体明确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相关法律部门要细化法律条款,增强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作出更加严厉的处罚规定。

二、强化政府职责

政府必须加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确保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三、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也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一方面,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需要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品德培养和心理疏导。家长有义务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并且要加强与子女的日常沟通交流,增进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家长还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家长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

四、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学校方面要把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设立专门的课程为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未成年对于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杜绝校园欺凌等事件发生。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方式,向未成年人传授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遇到危险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五、加强社会监督与宣传教育

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曝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形成社会舆论压力。并且通过网络媒体各平台APP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更多的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六、建立专业保护机构和服务体系

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医疗救助等,满足未成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我国的保护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共同推动全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事业的发展。

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同时,还可以从以下具体方面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1.网络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中面临诸多风险。要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建立健全网络不良信息举报和处置机制,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有害信息。同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引导和教育,培养未成年人正确地使用网络。

2.预防性侵害和性骚扰

加强对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和性骚扰的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在学校、社区以及可以利用好媒体网络开展关于预防性侵害和性骚扰的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让未成年人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并且政府部门也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性侵害和性骚扰行为的惩处力度。

3.特殊群体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就必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以及支持。这就需要推动建立健全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救助和保障机制,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4.加强司法保护,推动社会参与

要求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依照法律规定惩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设立关于专门的未成年人法庭,确保未成年人在司法过程中得到妥善保护。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发挥各自优势,为未成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水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 张瑀珊)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