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举办“园区行”走进中关村软件园暨新质产力专题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04 09:51: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丁可

5月31日,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指导下,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携手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兴创高精尖产业空间供需服务联盟、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共同举办“园区行”——走进中关村软件园暨新质生产力专题交流活动。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体系整体性跃迁。

image.png

image.png

本次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副秘书长赵秋运、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莉、中关村兴创高精尖产业空间供需服务联盟副秘书长盖帅、北京中研硕福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段浩、北京国科互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任智智等嘉宾。会议由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执行秘书长石会昌主持。

image.png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中关村软件园展厅和孵化加速器项目,了解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历程。作为国家级软件园——中关村软件园,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这一国家级双基地,在新型IT服务、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方面形成了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拥有众多知名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标杆。

image.png

随后,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莉代表主办方进行致辞,她首先热烈欢迎各位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共同交流与探讨科技企业、科技园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话题。她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被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image.png

在座谈环节,北京中研硕福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段浩首先与大家分享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报告。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需求的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发展与升华,突出“新”与“质”的双重升级。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人才、新要素、新基建等途径,可因地制宜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挖掘区域特色。

image.png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副秘书长赵秋运发表题为《中国式工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算力、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成为新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随着这些要素在行业间的渗透与应用,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转变,促使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变,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mage.png

北京国科互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任智智作题为《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引导高新区据此建立各自的创新监测指标体系,进而通过数据分析把脉园区发展的态势,进一步优化高新区等区域科技载体的创新生态,推动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抓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image.png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最要推动力,民生银行航天中心支行何念祖对《专精特新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方案》进行了介绍,对创新金融服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做了详细阐述。

image.png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展了《区域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标准的研制,执行秘书长石会昌代表编制组对该标准进行介绍。该标准旨在构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区域新质生产力评价框架,指导高标准、高效率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通过指标情况,帮助发展政策制定者、执行者、研究者洞察区域新质生产力建设现状,变化过程,从而不断推进区域发展的提升。

经过现场专家评审,《区域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团体标准编写正式启动。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充分吸收各地实践的经验,创新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为各地政府提供参考,进一步发挥产业联盟在企业和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升为产业园区及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通资源协作服务企业渠道。

image.png

在交流环节,各企业代表纷纷畅所欲言,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共同研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中关村兴创高精尖产业空间供需服务联盟副秘书长盖帅、中关村软件园张媛媛部长分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image.png

image.png

各行业企业代表、园区代表、科技创新企业代表、研究机构代表等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