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铁路线路工:把脉问诊线路 确保行车安全

发布时间:2024-06-07 14:33: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严格

“进入6月份以来,气温飙升使钢轨容易发生热胀变形,导致扣件等一些附属设备发生变化,一定要仔细检查,及时消除设备潜在隐患。”6月7日上午6时55分,广铁集团肇庆工务段肇庆线路车间肇庆检查工区“90后”副工长肖景文对正在作业的青年职工们提醒道。这个班组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0岁,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却十分“老道”。

肇庆火车站是城轨普铁共用车站,也是连接粤海和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重要通道。每天经过这里的列车接近100列,在高密度的行车影响下,对钢轨和道岔轨件的冲击也更大,及时检查线路设备,有利于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平时我们检查线路设备,要按100%的作业标准去做,才能及时发现隐患,尤其现在临近端午假期和暑运,更要按标准去完成,决不能出现任何闪失。”肖景文说道。

图为作业人员趴在钢轨上目测轨道高低谭兴达摄

“钢轨和人一样,寿命有长有短,要严格按照设备检查周期对线路设备进行全面‘体检’,找出‘病因’开好‘药方’整治。”肖景文说,“我们班组负责广茂线76.646公里线路、65组道岔的检查任务,一次常规全线检查需要21个工作日,给如此长距离的线路‘叩诊’,检查必须十分仔细,一点都不能马虎。”

线路设备检查作业,就有多项工作程序,不仅包含钢轨、道岔、轨枕、联结零件、道床等有无伤损这样的结构检查,还要对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线路几何尺寸用专业量具进行测量,使轨道结构和线路几何尺寸符合标准。

此外,他们还需利用工余时间把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问题入库等流程,线路工区和维修工区再按照全套的作业流程进行标准化作业。

图为作业人员正在进行道岔检查谭兴达摄

青年职工们拿着量具有条不紊地作业着。一组道岔的检查时间大概要17分钟,15组道岔检查下来,平均每人要弯腰检查约4个多小时。这样的检查看似简单,但坚持下去并不容易。频繁的蹲起和弯腰不仅十分消耗体力,还要考验耐力、定力。“工作时,我们每天都要走上几万步”青年职工侯悦说。

螺栓螺帽、轨枕和道岔各部尺寸都是线路稳定的关键部位,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为了检查得更加细致,青年职工们还需拿着检查锤弯腰对每一个扣件进行敲打,确保每个扣件都能紧紧锁住钢轨。肖景文说:“我们基本上听声音就能判断扣件是否松动,‘咚咚咚’的声音就是螺栓很紧固,‘嘭嘭嘭’的声音就是螺栓有松动,这个期间不能有一丝放松,不然很难发现问题。”

弯腰、敲击、检查,检查锤在肖景文手中飞舞,一边敲一边移步,一会弯腰检查轨底,一会俯下身子目测道岔高低,一会复核病害,一环接着一环。一蹲一站一弯腰间,已是满头大汗,工作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图为作业人员正在检查道岔导曲线轨距和水平谭兴达摄

9时55分,青年职工们完成了10组道岔设备检查任务,工作量完成了一半。他们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了紧张的作业中。

“刚才列车经过道岔时的声音有点不对。”列车疾驰而过,肖景文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后,走到道岔旁仔细检查。

“从轨底观察岔心垫板纹理清晰没有裂缝,胶垫没有破损、串出,这两头轨枕边道砟饱满,岔心咽喉部位磨耗,是有岔心低塌病害。”肖景文对设备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检查记录簿上进行现场记录并采取打磨岔心的方法消除病害。

11时30分,青年职工们连续奋战4个多小时,终于完成肇庆站15组道岔和7个股道的检查任务。他们凭着细心、认真、敬业和执着的态度与责任,守护着一趟趟列车安全运行。(作者:广铁集团肇庆工务段 谭兴达)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