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来古镇:“党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6-14 11:24: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乔沐

作为成都唯一“全国红色美丽村庄”承载地,如何既弘扬红色文化,又发展符合游客需求的文旅业态,是成都蒲江县西来古镇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答题。构建“四村一社区”研学机制,统一授牌优质商户,打造24小时公益书屋,鼓励本地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近年来,西来古镇不断探索,用文化浓度带动旅游热度,走上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

成立片区联合党委充分聚合村企资源

为破解村与村、村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壁垒”,成都文旅西来公司党支部积极推动周边村建立“四村一社区”片区开发党委联合体,共同组建和运营成都未来公园城市教育实践中心。中心依托西来镇“红绿古”三色文化,围绕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主旨,着力打造全国首个集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研究、培训、咨询、运营辅导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培训基地。目前已开发公园城市建设、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生态价值转化等主题课程6套,量身打造4套干训教材,形成“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之路”“不忘初心共赴征途之路”“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等数条干训党建精品线路。自2024年2月底投运以来,承接干部培训班次25个,受训人数达1500余人次,形成了“场景即教材、处处可体验、全域皆课堂”的教学特色,辐射周边33平方公里的全域研学场景。

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西来古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这里,你能看到战国的船棺木、汉代的冶铁遗址、西魏的临溪古城遗址、唐宋的茶马古道、清代的文风塔、独有的百颗灯文化、连片的12颗千年古榕以及忠实记录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成都历程的成都战役纪念馆。政策有支持,本地有资源,还要思考如何聚合人气,帮助村民吃上“旅游饭”。针对本地商户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成都文旅集团西来公司创立优质经营认定的“蒲小橘”品牌,通过建立优质民宿餐饮储备库,统一管理主体、服务标准、供应渠道、监督机制,引导区域旅游产品及服务配套标准化、规模化、品质化。目前已授牌优质商户40余个,集中提供推广展销服务,有效提升了古镇的市场运营及获客能力。

在开发青少年研学项目方面,成都文旅西来公司结合川西民居、传统手工艺、珍贵林木、农副产品等元素和内容,自主研发了薪火西来1949、鱼菜共生参观与模拟实验、果蔬种植与采摘、古榕树绘画写生等10余个亲子研学项目单品,吸引近千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成功打造了知行合一、情景交融、寓教于行的文化教育大课堂。后续将持续细耕本地时令元素文化资源,做好“一月一品”主题研学课程开发,丰富乡村研学内涵,让红色基因在绿水青山薪火相传,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成都文旅西来公司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扶贫富农的新模式。鼓励村集体踊跃参加农副产品展销会,只要将自家的农副产品准时送达指定地点,便有专业团队负责统一运送至成都市各级企业单位进行集中展销,不仅为农副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更在无形中达到了独具匠心的宣传效果。同时,着力深耕蒲江丑柑、猕猴桃、雀舌、米花糖等本土特色农产品,积极引导农户发展鱼菜共生等智慧农业模式,推动景观农业与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让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农民朋友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力建设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旅游效益

乡村振兴的目的不只是获得更多经济收益,更应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为本地群众创造社会效益。2023年初,成都文旅集团联合成都市图书馆打造“西来小橘灯•24小时公益书屋”,购书4500余册,不定期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农业技术培训、非遗技艺交流等活动,为村民群众提供了休息阅读的好去处,将书屋建设成为凝聚思想共识、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引领村民共富的宣传阵地。

发展红色旅游,村民共建必不可少。2023年8月,成都文旅西来公司联合蒲江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旅局、县教育局创新开展“讲蒲江故事,为家乡代言”宣讲活动,发动村民积极参与蒲江红色文化、非遗传统、民风民俗宣讲,聘请入围选手担任特约讲解员,共同开发文旅研学产品,收获热烈反响。后续将继续开展乡村体验官、乡村美学家等群众共创活动,推动蒲江红色旅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群策群力共塑红色美丽村庄新名片。

近年来,成都文旅西来公司积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持续探索由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已初步形成“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全域旅游美丽画卷。下一步,将继续以研学产品推动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丰富康养产品供给,拓展绿色低碳的科技农创空间,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党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品牌。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