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并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14 16:49: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乔沐

6月12日,浙江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24条”二十周年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先行”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浙江工业大学主办,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管理学院和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承办。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需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包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三个要素。”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凌云提出,这是把握新科技革命历史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但仍面临创新动力不足、市场配置效率低下、人才空缺等挑战。他认为,要通过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高级化与现代化、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构建稳定供应链等措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而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强调在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引领下,民营经济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参与国际循环、服务国家战略等策略,走以绿色、智能和高效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分享主题《浙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建设与优化》,他从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阐述营商环境内涵,强调政商关系是决定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并创新性提出浙江省新型政商关系“亲情指数”报告用以评价营商环境,“要真正落实市场主体平等、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坚持法制、增值服务升级等措施来优化浙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陈寿灿认为。

优秀浙商代表则分以自身企业的实践为例,分享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和经验。

双枪集团董事长郑承烈指出:技术领先、运营卓越和用户亲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支柱,共同作用推动企业朝着优技、优质、优服、优价、优利的五优目标不断前进,并以资溪双枪为实例,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实现飞跃式发展,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价值和巨大潜力。

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执行总裁陈昂分享了绿城产服在数实融合实践中的经验,指出数实融合为民营企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催生新产业形态等机遇,但也面临技术与应用脱节等挑战,并强调民营企业应顺应融合趋势,通过创新、合规经营、转型升级等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现场,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院长池仁勇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2024)》,系统评估了中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动态。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指数保持两年连续上升,由2023年的84.05提升到90.02,同比增长7.1%,指数回归到疫情前的常态水准,生产经营呈稳健发展态势。尤其是区域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持续引领全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总体仍存在数智化转型难、市场需求低迷、外贸环境不确定、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等新老问题,未来应加强数智化转型、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内外双循环发展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

撰文|卢恩伟 应方芳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