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税务:税惠服务传“新”声 新质生产增“蒜”力
中国网 2024-06-20 14:56:41

金乡县高质量发展之新质“蒜”力展望大会农特产展销会隆重开幕,90余个摊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为助力金乡大蒜产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金乡县税务局组织涉农专项服务队,分类梳理税惠政策,现场为农特产企业“量体裁衣”送政策、问计问需解难题。

“掰开揉碎”,税护新升级

大蒜作为配料届的“隐形冠军”,脱水蒜粉、脱水蒜粒等产品走俏国际市场,出口至美国、加拿大、巴西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国外消费者更青睐脱水蒜制品,公司年生产脱水制品3.6万吨左右,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鑫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玉山介绍,“刚开始从事脱水蒜片加工,用传统的土灶法进行烘制,难以大规模生产,随着升级转型,如今实现了规模化、数字化、自动化的生产线,原材料利用率也有效提高,成本进一步压缩。”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涉农专项服务队将整理汇编的涉农税费优惠政策送到企业手中,现场讲解出口退税等税费政策,征集企业在办税缴费、政策享受、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和意见建议,助力企业出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由白变黑”,税助新价值

从农业到工业,金乡县发展大蒜精深加工技术,一斤市场价3元钱的普通大蒜,经过精深加工,即可变成市值五六十元的黑蒜。“大蒜经过特殊的发酵工艺及加工工序后,鲜蒜辛辣的味道没有了,变得香甜软糯,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济宁市天合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邵鲁峰介绍,依托优越的金乡县产地优势与技术优势,企业精耕黑蒜及黑蒜系列产品,年产黑蒜500吨,产品远销国内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倾情服务。”邵鲁峰说道:“税务人员聚焦企业业务需求,上门进行出口退税业务申报指导,遇到业务难题,通过视频连线就能消除困惑,帮助我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加工黑蒜的原料为独头蒜,但受种质资源限制,独头蒜供货商大都是来自云南和四川,金乡黑蒜加工企业每年的独头蒜缺口在6000吨左右。山东绿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泉介绍,“公司看中独蒜的市场价值,开展10年的独头蒜种质选育工作,成功研发‘永光’独头蒜品种5个,填补了北方独头蒜种植的空白。其中,税务人员聚焦良种选育、种质资源库建设等关键环节,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放宣传手册,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源源不断的“税动力”。”

“跨界之旅”,税促新经济

大蒜营养价值高,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镁、铁、磷、钾等营养元素20余种。金乡县推出大蒜多糖、硒蒜胶囊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了大蒜从调味品到食品、保健品、医药品的全产业链生产。

“大蒜营养价值极高,我们研发团队采用先进的提取与萃取技术,将从大蒜的鳞茎中提取的大蒜素成功合成大蒜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背后离不开税费政策的支持。”山东康富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蔡瑞瑞算了一笔账,2023年至今,企业共减免税费额258万余元,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过60万元。“企业把减免的税费资金投入到大蒜产品深加工及研发人员招录中,目前我们拥有大蒜软胶囊、口服液等12条生产线,成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金乡县税务局围绕金乡县大蒜产业发展,定期组织涉农专项服务队上门开展精准服务,通过部门协作、数据分析、调研走访等掌握企业经营现状,一对一匹配政策标签,提升政策推送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境,税务专员及时靠前对接,用全方位的服务推动政策红利转为资金“活水”,减少企业后顾之忧,答好大蒜经济“发展之问”,擦亮大蒜企业“新名片”。(文/魏慧丽)

查看网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