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聚力推进“八个新提升” ,以“八个新提质”助推武屯高质量发展加速前行
发布时间:2024-06-26 17:59: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乔沐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阎良区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的提质升阶之年,更是武屯实现华丽蝶变的关键之年。
上半年以来,武屯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全市“八个新突破”和全区“八个新提升”重点工作部署,全街干部锚定目标、积极进取,真抓实干、勇创一流,以“八个新提质”描绘武屯发展新画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阎良实践的崭新篇章贡献更多武屯力量!
“党建引领”聚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提质
通过强化干部教育,锻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精锐干部队伍。深化“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从百名干部中随机抽取 15名进行“擂台比武”答题,考察理论学习成果;开展 5期“科室轮训 PK”活动,科室间两两对决,检验业务知识水平;开展 30余次“学习正当时”活动,学习主流思想、工作方法等,累计参训 2600余人次,提升综合办事能力;举办“开春第一训”、讲解员培训班、“书记论坛”和“青干班”,锤炼过硬干部队伍。
以“党建+”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融合红色资源,依托辖区红色点位,推出“党建红武先行”党建教育品牌,开展 3期红色教育,超 600人次参与,接待各级党组织参观学习 100余次,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融合实干办事,开展“认领百件事、群众得实惠”第二期主题活动,共认领实事 110件,开办 98件,完成 48件,切实为民众排忧解难、温暖民心;融合发展赋能,凝聚“两代表一委员”履职合力,帮助群众解决涉及产业发展、道路修缮等问题 40余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6件,筑牢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快马加鞭“强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新提质
工业经济指标平稳上扬,截至 5月,规上工业产值完成 2.02亿元(去年同期完成 1.72亿元),同比增长 17.44%,预计上半年完成 2.64亿元(去年同期完成 2.26亿元),同比增长 16.81%;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 6个,1 - 5月完成投资 2858万元,预计上半年完成 3668万元。
农业经济实现提质升级,全街春播面积达 5.49万亩,目前夏收面积 2.68万亩,播种玉米 2.39万亩,充分筑牢夏粮丰收基础;开展 18次高素质农民农业技能培训,全力推进 5893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铺设管道 5000米,新修水泥路 1300米、泥结石路 3公里,完成 350亩钢架大棚验收,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大田托管”在已托管 4600余亩的基础上,以半托形式实施 1万亩粮食单产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管理。
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增效,申报御宝村“文旅融合教育示范空间站”项目,打造“1+3+N”研学基地,通过市级项目评审,目前已接待 4000余人次,预计全年可接待 1万余人次,实现村集体增收 10万元以上;指导 4个村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全资企业,统一承揽项目,武屯新型农村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实现群众增收业态繁荣。
善谋实干“抓改革”,实现发展活力新提质
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严格依照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机制,机构改革任务已顺利完成。同时,聚焦主责主业,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努力将机构改革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领导带队、深入一线调研,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截至目前共走访服务企业 43次,收集意见建议 15条,办结 15条,办结率 100%;召开一季度企业座谈会,建立企业反馈问题清单,涉及 7家重点企业的 11件问题清单,均已办结;持续建好“小升规预备库”,确定 7家企业为新增培育对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坚定不移“优生态”,实现生态环保新提质
擦亮湛蓝天空,扬尘“监检管”更为细致,严格依照《建筑工程施工扬尘八个方面加严管控 40条措施》相关要求,严控污染源整治;臭氧管控更为严格,针对涉气企业和加油站等重点污染源加强巡查,引导企业在高温天气错峰生产;“三夏”禁烧更为扎实,禁烧队伍 24小时值班、宣传和巡查同步推进,悬挂横幅 75条,出动禁烧巡查车 600车次,巡查人员 1100人次,共巡查污染源 2706次,上报案件 1300余起,发现重点问题 15起,完成整改 15起。
守好清澈河湖,创新“4个 1”工作模式,对辖区内 22.57公里河道开展全线整治,发动党员干部及群众 260余人次,调用机械 30台,清除垃圾 266余方;街村两级河长共巡河 520余人次,下发问题督办单 70个,完成问题整改 70个,切实激发治水长效活力。
精细服务“惠民生”,实现民生改善新提质
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完善各村气、路、照明等公共基础配套,目前已完成900户天然气入户;户前改造70余户,拆除乱搭乱建5处、户外厕所7个;打造“四好”农村路3条,硬化道路3000余米,安装路灯310余盏,出村路减速带数十条;建成可容纳230余辆车的停车场两处,超3000㎡共享菜园,武屯民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做好做实文化惠民,开展“乡村美文化兴百姓乐”系列街村活动 550余场次,并着力弘扬武屯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宣传报道在省市主流媒体刊发 10余篇,努力打造“文化武屯”新名片。
做优各项便民服务,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 14个村级便民服务站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整合各部门资源,以“马上办、代着办、领着办、流动办、网上办”为工作方法,完成社保卡办理 326人,就业困难认定 3人,社保补贴申请 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 293人,养老退费 17人,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投入运营,发布招聘单位 72个,个人求职 120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 116人,破解招工求职“两头难”;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项目办理 36人,无障碍改造项目 5户,筛查残疾人辅助器具 60人,发放“三代证”64人,当好残疾人的“守护者”;建好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该项目投入资金 500万元,建设面积 1500㎡,配有 50张床位及广场、绿化等设施,已正式营业),实现老有所养;积极推进社区食堂建设工作,按照“六统一”标准,已完成栎阳、御宝等 4个村社区食堂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运营情况良好,打造百姓美好“食”光。
全力以赴“兴乡村”,实现示范镇建设新提质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落地见效,乡村振兴示范镇谋划 1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 1.4766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 1.0166亿元,目前完成投资 7517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74%;涉及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8个,其中年产 5000万罐铁管生产线和高品质甜瓜种植等 3个项目已完工,剩余 5个正加速推进中。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抢抓春季绿化黄金时机,义务植树 200余株,种植国槐 245棵、独杆石楠 205棵,长青灌木 4500平方米,在空闲边角地种植花草 4万余平方米;持续开展户厕整治,建设无害化户厕 146座;完成老寨村 2023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和广阳村 2024年项目申报。
深化推广村级议事协商机制,从“三个一”“三个统一”“三个率”同步着手,老寨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和全街相关工作取得新突破,目前共打造村级协商议事厅 14个,建设“接地气”村民议事点 2个;创建“五星级”村级服务平台 14个,村民参与人数 4100余人,发布各类信息 3400余条;利用村级议事协商会解决涉及基础设施改造、集体经济发展等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69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严抓细管“防风险”,实现基层治理新提质
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累计发放、张贴宣传彩页和海报 800余份、宣传资料 600余份,实现安全宣传全覆盖;微信群转发警示案例和消防知识 17次,线下开展 3次应急安全教育培训,实现安全教培全方位;每周检查重点防火单位,每月抽查“九小场所”,并在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共检查单位 154家,抽查 40家,下达整改书 17份,共排查隐患 29处,当场整改 18处,责令限期整改 11处,实现安全检查全周期。
推进应急管理实战化,组织企业、经营主体等开展 1次消防应急演练;制定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在沿河各村入河口竖立 65块警示牌,组建各村应急救援队伍,开展 1次防汛抗旱演练,让武屯的“安全堤坝”更加牢固。
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三评”模式,以“领导干部包村、街村干部包个案、网格员包问题”制度,明确党员责任,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努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接访群众 56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68件,网格员处置事件 4393件,办理 12345市民热线工单 202件,擦亮为民服务“第一窗口”。
“纪律保障”强党性,实现作风能力新提质
纪律作风愈发严实深细,每周检查干部在岗履职情况,节假日开展“纠四风”检查,针对机关各部门承担的“八个新提质”67项重点任务,对照完成进度逐内容检查,共指出存在问题 3处,提出要求建议 5条,全部完成整改,实现督导检查常态长效;用好“四种形态”,以第一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共 14人,立案 8件,结案 6件,让追责问责更规范精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切实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蝇贪蚁腐”。
(图文供稿: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