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7 11:16: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乔沐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奥运争光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羽毛球运动呈现井喷式发展。2022年全国羽毛球注册人口已突破2000万,中国羽毛球联赛商业价值攀升,一批中外顶尖赛事精彩纷呈。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对复合型羽毛球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四川旅游学院作为西南地区知名的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在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一、校企合作在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唯论文、唯帽子”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羽毛球产业的人才需求。四川旅游学院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率先引入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引企入教”,及时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适配性、内容针对性,通过产教互动,高校教师可深入一线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训实习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四川省内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纵观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不难发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两张皮”问题突出。表现为课程内容更新滞后未能紧跟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新趋势前沿性、应用性不足、课程体系偏重理论、教学实践课程比重偏低、学生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训练。课程设置普遍缺乏行业、企业参与,未能充分反映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学用落差明显。高校办学理念滞后,对行业发展趋势把握不够,缺乏校企协同开发课程的机制,课程脱离市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脱节,难免导致学生“学非所用”,削弱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羽毛球专选方向是一套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系,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然而当前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问题。表现为实验实训课时偏少、内容设置脱离生产实际缺乏系统性、校外实习基地匮乏、学生实习流于形式“游走式”、“观光式”现象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缺位学生动手实践、创新实践的平台不够。受高校资金、场地等办学条件制约,自身难以独立构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管理流于形式。

教师实践经验欠缺。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然而受高校教师“五唯”评价倾向的影响,羽毛球专业教师往往专注于“写论文、评职称”,而忽视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普遍存在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青年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产业一线工作经历,难以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脱节。受编制、经费等限制,教师与行业企业互动交流不足,对市场需求变化与学生就业方向缺乏敏锐洞察。

学生就业方向单一。就业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然而当前羽毛球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普遍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教练员、运动员等传统岗位,在俱乐部管理、赛事运营、体育传媒、健身指导等新兴领域开拓不足。高校对羽毛球产业链认识不清,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欠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识。学校就业指导滞后,缺乏市场需求调研和就业政策解读就业服务,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就业渠道狭窄,不仅局限了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也使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三、创新实践:四川旅游学院的“四步走”战略

共建实训基地:搭建产教融合“桥梁”。四川旅游学院深知实践教学对于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积极与成都市多家知名羽毛球俱乐部展开合作,尤其是成都未来星羽毛球俱乐部,共同建立了多个羽毛球专项实训实践基地,校企合作模式发挥了双的优势。学院凭借其雄厚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包括实训基地的整体规划、功能定位、教学体系设计等。企业用其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实践经验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羽毛球训练器材和真实的教学环境。四川旅游学院在这一过程中引进了国内领先的赛事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教学设备,提升实训基地的科技含量和教学效果。基于这些先进设备,学院开发了一系列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情境化实训项目,使学生能在近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创新实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训基地年培训量突破600人次,满足本校学生实践需求,吸引众多其他院校学生和社会人士前来学习,成长为西南地区羽毛球人才培养重要基地。通过这种深度的校企合作,四川旅游学院成功搭建起了连接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的“桥梁”,为推动羽毛球专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做出了积极贡献。

订单式培养:量身定制“私人订制”。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就业率,四川旅游学院创新性地推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学院主动与多家羽毛球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在成都规模位居前三的成都未来星羽毛球俱乐部,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这种“私人订制”式的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例如针对成都未来星羽毛球俱乐部提出的特殊人才需求“订单”,学院专门开设了俱乐部运营与管理方向的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紧密协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教师负责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企业专家带来第一手行业经验和实践案例,两者优势互补,确保教学内容前沿性和实用性。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学以致用”,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未来工作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据统计参与订单式培养项目的学生就业率高达96.6%,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充分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为企业储备了急需的专业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双导师制:打造“理论+实践”育人新格局。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弥合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创新性地推出了“双导师制”。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为每位羽毛球专项学生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是校内专业教师,另一名则是来自企业的行业专家。学院广泛联系业界资源成功聘请了多位国家队教练、知名俱乐部经理等业界精英,担任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组成强大的导师团队。双导师定期召开碰头会,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为每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成长目标和发展路径。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学生在校内导师的带领下,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理论+实践”的立体化育人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双导师制”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为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共建羽毛球俱乐部:打造产教融合“试验田”。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设想在不久将来与多家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知名羽毛球俱乐部展开了深度合作,共同建立了“羽毛球产业学院”。如果能够实现,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学院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迈出关键一步。羽毛球产业学院将采取“研发平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为羽毛球专业人才的全方位成长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不仅能参与到运动训练、赛事组织、市场开发等实际工作中,还能得到创业孵化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

总之,四川旅游学院的创新实践为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思路。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参与度,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实现羽毛球专业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者:翁喆,四川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新兴休闲体育;本文系2023年第三期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立项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编号:2023122374274)研究成果。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