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创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8 10:35: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严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青年的主体力量,当代大学生既是国家未来重要建设力量,亦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中,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新鲜血液的重要构成,其质量好坏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推进。基于此背景,探究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创新路径,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时代意蕴

1.时代召唤: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是解决长期性问题的关键内容。长久以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面临教学目标空乏、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通过不断加强顶层机制设计、建立和完善组织制度、考核评价等切实提高普通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为党培养生力军注入发展动能。

2.历史沿革: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是共产党百年建党的核心导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党员教育管理产生松懈。为此,中共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意见、条例等,为高校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政策依据、制度保障和方法指导。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既是确保我们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关键举措,亦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3.现实需求: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是深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举措。截止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人,其中学生党员290.1万名。如何对近300万学生党员实现有效管理,成为各界研究的重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通过完善考核、管理服务等环节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根本任务。

综上,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是学生党员素质提升的生命线,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线,高校人才质量提高的导航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质量线。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时代困境

经过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和动态跟踪,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梳理如下:教育管理主体上,重人员配备,轻教育培养;教育管理内容上,重碎片知识,轻系统构建;重党政书籍,轻知识拓展。教育管理方式上,重理论灌输,轻思辨互动;重理论学习,轻社会实践。教育管理延展上,重前期教育、轻后期教育;重专题教育,轻经常教育。教育管理载体上,重传统模式,轻新兴媒体;重校内教育,轻校外延伸。教育管理目标上,重日常教育,轻目标设定;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培养等等。

1.从基层党组织层面来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数字技术应用“浅表化”问题。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是一项横跨多场域的集成性改革,涉及流程优化、组织再造、制度创新等多种治理问题。但多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仍停留在“业务数据化”阶段,也就是仍处于较低层次的“技术应用”,距离“数字化”资源应用仍有较长距离。

2.从党员个人层面分析来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日常成绩考评“薄弱化”问题。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日常考核需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有助于学生党员全方位发展,为共产党培育生力军。但是,现阶段评价体系覆盖面低,导致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考核效果水平不佳,难以有效培养共产党合格继承人。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路径构建

通过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学习教育机制、管理评价机制和服务发展机制,推动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不断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1.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是紧跟时代顺应需求,创新党员教育长效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构建立体教育体系。采用进阶推进方式,通过构建包含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等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学生党员教学管理机制,赋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第二,拓宽教育培养路径。顺应区域党建大趋势,通过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服务相结合,推进区校党建共建,以此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第三,创新教育管理方式。综合利用网络新媒体,通过将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教育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增加教育的吸引力,实现教育机制创新。

二是抓实用好积分管理,创新党员管理保障机制。采用党员积分制,通过将党员参与的活动全部纳入计分范围,从而让学生党员对照有标准、整改有方向、行为有准则,实现党员精细化管理。同时,用积分这一“标尺”,让党员成为“运动员”,党组织成为“裁判员”,从而有效激发党员在各方面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参与各类党内活动、带头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促进党员更好地履行义务、发挥作用,实现管理机制创新。

三是搭建成长辅导平台,创新党员服务引导机制。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推行学生党员旁听学院基层党组织会议等做法,切实激发学生党员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以此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分析能力,拓宽学生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路径,从而实现服务机制创新。

2.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体系构建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体系构建以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育培养为重点,以完善管理服务为基础,达到科学化创新化教育、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时代化高效化服务。在上述原则下,从党员、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三个层面实现“1+2+5”模式,构建机制创新的目标评价体系,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打造党员“培训一积分”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学生党员层面,按照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设计融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在内的量化积分管理机制,将党员学习教育、遵纪守法、发挥作用、社会服务等组织生活全部囊括。具体来讲,可根据“一月一申报,一季一公示,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评定”的操作程序,坚持标准,量化考核。评定过程中,严格执行积分申报制、积分审定制、积分公示制、积分评议制、积分建档制等制度进行操作。同时,要强化舆论监督,通过实行每月一卡,每季度通报积分公示,对每季度累计积分最后一名的党员进行诫勉谈话、帮扶,对前三名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以此形成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不仅如此,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对党员进行量化考核可以提高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构建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日常考核体系。主要针对党支部书记层面,实行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双述双评”主要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推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在基层落实。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以贯彻执行党组织决策部署情况、党支部教育管理情况、完成重点任务情况、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廉洁自律情况等为中心,由党支部书记定期向上一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述职。同时,上一级党组织可根据述评情况,结合日常管理考核,对党支部书记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评议结果,并将其作为党支部书记考核评优的依据,以此调动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在基层落实。

三是创设党支部“五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党支部层面,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及考核评估。党支部“五化”建设以管理服务精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支部设置标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等内容为中心。高校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细化二级评价指标,以保证评价体系多样化。比如,组织生活正常化中,设置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好组织生活会、做好评议党员、常态进行谈心谈话、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活动方式等指标;管理服务精细化中,设置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强化教育培训、加强组织关系管理、严格党费收缴、激励关怀、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指标。细化分值,设定四个等级:样板、优秀、合格、不合格,采取一票否决制等内容,以此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内容纳入党支部“五化”建设评价体系当中,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上精耕细作、落地落实。

作者:陈燕丽系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胜辉系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辅导员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创新机制研究》(21DSZ3069)、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党建引领省会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提升路径研究》(23A047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新兴技术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对市民社交行为的影响及治理研究》(22C0344)的阶段性成果。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