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聚心,党风涵养引领师德师风——海宁市鹃湖小学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4-06-28 16:14: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严格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更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人师”。海宁市鹃湖小学以党风涵养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模式下的师德师风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党建+文化,铸牢教师务本初心

《大学》有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方能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学校文化的熏陶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鹃湖小学通过“理念入心、环境熏陶、专题学习、主题征文”等形式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智慧教师”,为教师正心正行,让教师坚定信仰,筑牢教师教育初心。

1.四风文化正心。鹃湖小学以“水”命名,坚守“思齐博雅,明哲至诚”的校训,锻造“智而气和,慧而明理”校风、“正德厚生”教风、“乐学笃行”学风,而教师就是鹃湖学校的一滴水,浇灌学生的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像水一样,至善、至柔、至大、至谦。于是,鹃湖小学向全体教师发起智慧教师“务本之约”,即“智慧教师”要“心中有爱”“眼中有人”“手中有法”。

2.场馆文化正行。鹃湖小学一直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立师德、铸师魂”的宣传融于日常,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学校设计并建造丹心廊、润心馆,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化教育目的之精髓的结合,成为了学校师德师风教育主阵地。

3.师道文化正身。“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只有靠自己,向内看,才能向前走。学校提倡通过自我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宣传教育,创设各种反思、分享的平台,组织教师经常性地自我觉察、自我剖析、自我激励,坚守从教初心。

图1.JPG

图2.JPG

图3.JPG

二、党建+管理,激发教师务实恒心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教师的务实恒心就是恪守职业道德,敬业奉献。学校党建引领下的智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从“守好师德底线、激发民主活力、激励责任意识”,激发全体教师崇尚实干、乐于奉献、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促使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担当”的恒心。

1.约法三章:守好师德底线。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学习氛围。对于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禁止有偿家教、履行安全教育职责、廉洁从教等师德基本要求,和教师签订承诺协议,学习承诺条款,督促教师遵守法律法规,守好师德底线。

2.当家作主:激发民主活力。智慧管理倡导以人为本,以民主的管理凝聚人心,让全体师生成为学校这一大家庭的主人。实行岗位公平竞争上岗,坚持民主推选评议领导干部。完善党务、校务、班务公开,逐步形成支委会、行政会和教代会、家委会等多层级决策体系,各项评优评先民主择优推荐。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以“年级组长为核心,分管领导为指导”的“大年级、小学校”民主管理模式,将传统的层级式管理为扁平式的团队建设,从而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抱团进取。

3.评价机制:激励责任意识。健全教师激励评价机制,使教师队伍活力最大化,完善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校机制,打破“唯成绩论英雄”的个人业绩评价模式,规范教师德、能、勤、绩四方面的考核评价工作。建立健全教师师德档案,将学习教育培训、应知应会考评、师德承诺、教师宣誓及有关表扬、查处情况纳人档案,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参考,并将教师个人师德教育成果作为聘任、晋级、晋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

图4.JPG

图5.jpg

图6.JPG

三、党建+活动,锤炼教师务业匠心

教师践履职业道德责任就是“育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人师”。教师职业道德责任是教师职业责任的核心和基础。而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让教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师德观念,锤炼了教师坚定的职业信仰。通过“榜样风采”“智慧学院”“德育论坛”等活动,引领教师以坚定的信念站稳讲台,以对教育真挚的热爱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1.榜样力量:树“乐学”新风。校本师德师风,培训既有“请进来”,更有“请上来”。充分利用校内骨干教师的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引领教师们带着感动走进榜样人物的内心世界,坚定教师挚爱投身教坛的美好信念。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锻造良好师德师风的关键平台,使党员教师成为彰显高尚师德的骨干力量,用“品牌力量”促进学校全方位落实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2.智慧学院:探“抱团”新路。学校成立“智慧学院”,为党员教师、骨干教师设立了“校长讲堂”“名师讲堂”“党史讲堂”等展示平台,项目化推进培养“智慧教师”,并明确要求“智慧教师”要引领更多教师在讲学、读书中提升人文情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智慧教师培养工程,是教师的精神食粮,融入新时代的师德文化在“有序有恒”的培训中逐渐形成。

3.德育论坛:谱“共进”新篇。分享是一种力量。通过搭建德育论坛,促使教师分享,并在分享中增长智慧,见证成长。为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搭建多个平台,以论坛的形式让教师开讲,这是提升教师品质精神的良好策略。学校组建学科德育骨干教师团队,开展系列化的“德育论坛”活动,如教师对教育工作价值的理解,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使得每一位教师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在激励中感受教育生活美好,更是在团队中共进成长。

图7.JPG

图8.JPG

鹃湖小学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文化润心养德,管理润元固本,活动润风正气,探索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推进策略,提高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扬中国特有的大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在正心、立德、修身、报国的教育生活中谱写华章。(海宁市鹃湖小学 王亚芳老师供稿/陈洁 摄影)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