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的镜头编制五彩的未来——渭南师范学院宣传部“视听渭师”思想文化特色品牌建设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01 16:35: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乔沐

“视听渭师”是渭南师范学院面向全校范围、长期开展的思想文化特色品牌,由党委宣传部创建、学校电视台为主创团队,每年以创作100部+精品视听作品为目标,在强化思想教育引领、展现教育教学成果、传播校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构建视频文化宣传新格局,促进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达到视频育人、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的目的。

“视听渭师”以渭南师范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多个全媒体矩阵为传播平台。近三年来,累计创作校园电视节目、微视频、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各类视听作品500余部,单部视频作品最高观看量达27万人次,参加省级、国家级有关作品大赛获奖百余项。近三年,8部作品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成为全校被省级以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作品成果最多的品牌。

特色先行的品牌理念

近年来,渭南师范学院电视台以学校为中心、以宣传为导向、以教育为目标、以文化为纽带、以艺术为特色、以实践为过程,注重加强和提升创作团队在微视频、微电影、纪录片、宣传片、公益广告以及大型综艺节目等视频方面的实践和创作能力,逐渐形成了“学校+宣传+育人+文化+艺术+实践”的创作传播模式,逐渐形成了符合《视听渭师》发展的特色理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视听文化作品教育生态圈。这一模式在宣传思想文化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不仅强调了视听作品的目标导向性,而且突出了过程的实践性和教育性。

创新先行的校园媒体

作为该品牌的主要创作团队,渭南师范学院电视台是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也是“中国百强最受欢迎校园媒体”,同时也是渭南电视台驻渭南师范学院记者站的主力军。电视台以校内师生为主要受众,宣传和报道学校的中心工作、重大事件、政策举措、师生风貌、校园生活等,制作各类校园宣传节目,以新闻片记录生活,以纪录片感受生活,以综艺片丰富生活,以短视频创作生活,展现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生活,先后打造了《新闻连连看》《大话青春》《印象渭师》《神采飞扬》等多档精品视听节目,是学校思想文化宣传、网络思政教育、网络文明建设等工作的重要平台。

2023年2月,陕西高校“青年喜迎二十大,争做校园好网民”系列活动评选中,渭南师范学院电视台获评“陕西校园好网民”(产品创作类集体),申报的《“闪耀吧·青年”网络视听正能量》获评陕西高校网络公益优秀精品项目。在发展建设的15年以来,用镜头、用文字、用创意、用热爱记录校园的点滴变化,用千余部正能量视听作品传递校园之美、青春之梦、家国之情、人生之灿。精品先行的王牌节目

制作精品校园电视节目是“视听渭师”品牌的首要建设任务,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而且通过校园电视节目内容的创作和传播,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知识结构和技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出的《新闻连连看》《青春正能量》等节目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节目532期,部分节目曾获陕西高校广播电视优秀策划奖。

1.新闻联播节目《新闻连连看》

以校内师生为主要受众,宣传和报道学校的中心工作、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等方面的新闻,让学生通过视频新闻感受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成就,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节目225期。

2.热点评析节目《大话青春》

紧跟社会热点,以教育、文化等领域焦点话题展开评析,如青年学生围绕建团100周年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青年;从就业洽谈会看大学生就业现状;畅谈如何向校园暴力说不等话题,潜移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节目153期。

3.人物专题节目《青春正能量》

以学校先进典型、优秀团队为宣传内容,以纪实镜头+访谈的形式,展示优秀师生的精神风貌和育人风采,彰显新时代渭师人坚守奋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如《退伍大学生的热血青春》《巾帼红颜——盛开在天山脚下的雪莲花》等,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节目28期。

4.文化交流节目《印象渭师》

以唯美的镜头、纪实的视听语言展现校园生活的美丽光影和风采,展示昂扬的校园文化以及学校办学育人的成就,全面反映渭师师生不懈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动人故事,体现学校为建设和谐平安美丽校园营造的良好氛围。如《泰国人在渭师的美好时光》《你是一道无言的美丽》等,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节目21期。

5.街头采访节目《神采飞扬》

节目话题时尚前沿,语言内涵幽默,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热搜话题为采访内容,传递快乐,带去思维的碰撞。如《大学生课间生活大赏》《我与老师的那些事儿》等,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节目66期。

6.党史学习节目《一起学党史》

以校园随机采访的形式,对校内师生展开即兴党史知识问答,促进师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创新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节目4期。

7.新闻速递节目《今日渭师》

该节目聚焦校园新闻一线,以短视频快剪的形式,及时向校内外呈现渭师新闻热点,以“今日事今日发”为制作理念,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节目35期。

文化先行的内容体系

自“视听渭师”品牌推出以来,团队师生集思广益,立足精品视听文化作品的创作理念,发扬创新精神,以创建文明校园、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师生面貌、强化网络安全、提升媒介素养、传承非遗文化、宣扬传统亲情等主旋律为内容,坚持打造有温度、有热度、有厚度、有深度的视听文化作品。在作品内容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有学生故事、教师风采、校园生活、思政课堂、社会责任、文化传承等六个方面。 

1.学生故事以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创新项目或创业经历的故事,反映学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理念。制作的《我和西部有个约定》聚焦西部计划学生群体,呈现全国各地渭师学子的社会担当;作品《众里寻TA》以寻找优秀学子为理念,用视频的形式讲述学子故事、青春故事。

2.教师风采以在校教师和优秀校友为选题对象,记录教师的教学生活和学术追求,呈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的指导和关怀,弘扬师德师风,宣传先进典型。每年教师节之际,策划拍摄《你好,老师》等微视频作品,宣传展示在教育战线满30年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省级、校级最美教师等。

3.校园生活记录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状态和课外活动,展示校园的活力和学生的多彩生活。同时还展现学校的传统活动、文化节、体育赛事等,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面貌。作品《青春永不止步》展现校运会中为梦奔跑的学子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作品《我和我的学校》从应届毕业生的角度展现学生对于母校的热爱和青春的理解;考研微视频《破茧》鼓励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为考研学子带去动力。

4.教育课堂创作短片《听党的声音》《建党百年强国有我》等作品,营造思政大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视频录制,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洗礼。微视频《我的中国梦我的渭师梦》,聚焦“中国梦”,畅谈青年学子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和对梦想向往追求;网络安全宣传微视频《距离》,帮助学生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抵制电信诈骗,营造良好网络空间。5.社会责任在校外,团队师生化身公益志愿者,发挥“陕西校园好网民”的角色,走进乡村、走进企业、走进基层,用影像的力量和全媒体技术助力地方发展。用视听文化作品展示师生参与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的情况,体现大学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积极贡献。扶贫题材微视频《青年大学生牵手夕阳红》《快乐课堂暖心支教》,讲述师生扎根基层、服务困难群众的动人故事;微视频《十里荷香,醉美街子》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内容,展现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变化。

6.丰富表达形式,坚定文化自信,展现学校对本土及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创作传统文化题材微纪录片《十年一觉梨园梦》《世界电影鼻祖——华州皮影》《富平柳编——指尖上的美好未来》《守心·守艺》等,以纪实微电影的形式展现地方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育人先行的视听艺术近年来,“视听渭师”品牌充分发挥校园微视频、公益广告等优秀视听作品的示范作用,引导和推动更多师生积极参与视听艺术作品创作,进一步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内容供给,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争做校园好网民,切实提升学校网络文明建设和网络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学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其多样化的节目内容和参与式的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和成长的良好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逐步形成了以育人先行为主的视听艺术。

1.传播知识信息

通过系列新闻报道、教育节目、微视频等形式,向师生传播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教育政策、校园新闻等重要信息,促进校内外的信息交流,提高师生的时事关注度和社会意识。

2.培养专业技能

“视听渭师”品牌以及渭南师范学院电视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平台,并注重加强和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教学的互动,学生参与节目的策划、制作和播出等工作,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摄像、剪辑、导播、主持等,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3.强化思政教育

通过播放主题教育节目、纪录片、特别专题等,“视听渭师”品牌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促进文化交流在制作和反映学校文化、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节目的同时,增进学生对校园文化和地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通过和陕西省内其他高校融媒体中心的交流学习,引进优秀文化传播技术资源,拓宽学生的文化交流视野和创作理念,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和融合。

5.增强团队协作参与“视听渭师”品牌建设的师生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完成节目的策划、制作和播出等一系列任务,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提升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激发创新意识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运用AI数字人主播完成校园新闻节目的制作,探索渭南师范学院朝阳、富平两校区跨屏节目的传播新模式。

服务先行的青春担当

“视听渭师”系列作品还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践观察社会和乡村振兴的成果,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用手中的镜头去关注和发现基层的变化和乡村振兴的成果。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同时,通过拍摄记录乡村振兴成就,分享自身获得的收获以及观察实录,并以网络短视频、公益广告等视听文化作品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创作乡村文化视听作品,用影像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七成果先行的百项荣誉

学校以“视听渭师”品牌建设成果为依托,每年组织师生参加全省及全国各类视听文化作品大赛和活动,近三年累计获奖100余项。荣获中国高校电视奖、全国高校影视交流作品展映活动中荣获“新闻类”一等奖、“专题类”一等奖等,同时在“未来设计师”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蓝桥杯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及全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荣获多个视频类奖项。

以渭南师范学院电视台为主创团队的师生还注重通过“视听渭师”品牌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和成果转换。先后获批陕西高校首批网络思政项目《主旋律微纪录片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中的实践》、陕西高校“陕耀·网络公益我行动”孵化项目《“培训+实践+研学+公益”全媒体成长训练营》、学校乡村振兴科研项目《文化自信背景下尧头窑多语种宣传片制作》等多个校级以上科研立项。同时团队学生借助品牌建设和作品的创作,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的对策探析》等8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

探索先行的美好发展

在品牌建设方面,党委宣传部力争将“视听渭师”打造成为学校乃至全省高校知名的视频品牌。坚持内容为王的视频生产导向,根据新时代青年学生特点,策划更多有品位、有特色、有格调、有责任、有文化的视听作品,用健康向上的视频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提高审美、促进发展,同时探索发挥视听作品在服务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在未来发展中,将继续探索该品牌创作和传播模式的应用效应,强化媒体融合发展,充分整合校园媒体资源优势,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宣传格局,加强与兄弟院校及社会媒体之间交流互动,不断提升视频宣传教育水平。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