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数字

发布时间:2024-07-02 16:23: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乔沐

“48个符号”

C二7,C二8,C二9……这些红色的符号,出现在茶山村项氏宗祠里,神秘而无解。

乡镇干部余慧斓带着疑问采访村民: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呢?

“2007年,一个外地客商看中了这个祠堂,出价57万,准备移建到外地,这些符号是拆后重建的编号。”

那后来又怎么没被拆除呢?

“镇里发现这个祠堂是红色革命遗址,及时进行了阻止。”

1935年1月,方志敏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浙皖边区与敌人激战,很多伤员被安置在这里,项氏宗祠成了战时医院。

宗祠被保护下来后,2010年被改建为纪念馆。此后,中洲镇以点带面,红色社科基地在中洲遍地开花。

“470个铜板”

1935年1月9日,方志敏在茶山主持召开了抗日先遣队军团级会议,史称茶山会议。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决定着红军的何去何从。会议期间,茶山村民主动烧饭送粮,红军离开时按市论价。这470枚铜板,被一位茶山村的老人珍藏了89年,见证了革命队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军风。

“77个英魂”

在茶山村外,一座“孤魂碑”耸立在青山绿水之间。当年,红军激烈于此,伤亡惨重。当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将牺牲的将士埋葬于此。为了保护“77个英魂”,茶山村汪添华老人默默守墓二十余年。此后,中洲镇修建“红兵桥”,便于爱国民众前往拜谒,缅怀先烈。

“22万人次”

抚摸着旧址上斑驳的墙体,耳畔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弹雨枪声。为了红色中洲,方志敏之女方梅女士四访中洲,追溯往事;粟裕之子粟戎生题写了《红色茶山》;刘英之子刘锡荣为茶山题写了《清贫亭》……先烈革命事迹,后人铭记千秋。如今,中洲社科基地不断壮大。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每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

这些神圣的数字,是种子,撒在中洲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发芽、葳蕤、蓬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