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融合,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康养驿站” ---越城区探索全市首家“村级”医养结合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7-04 10:58: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严格

为进一步推进越城区医养结合签约服务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养老问题,绍兴市越城区东湖街道在常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养老基础上,整合基层医疗机构资源,构建村级“康养驿站”,以小切口的模式,深入探索医养结合新服务。

以“民生项目”为依托,构建“舒适型”养老环境

位于越城区东湖街道的小皋埠社区卫生服务站,其前身为皋埠镇中,呈四合院状,前半部分为小皋埠社区卫生服务站,后半部分为小皋埠体检分中心,中间呈花园式。

为把“医疗”和“养老”服务进行有机融合,切实营造健康、舒适、安心的养老环境,又能凸显医疗保障能力,在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穿针引线”下,打造“村级”的医养结合,得到东湖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大力支撑,先后通过“东湖街道民生项目”为抓手,全面建设“东湖街道康养中心”。其中,第一期投入30万对小皋埠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提档升级,改善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同时,在全科门诊基础上,设置口腔、中医馆等特色专科,切实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第二期,投入100万对小皋埠体检分中心及后花园进行全面改造装修,用于改善老年人群的居住环境,对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空间布局。

以“康养中心”为平台,落实“管家式”生活照料

目前,居住在小皋埠康养驿站的第一批老人一共有13人,其中80岁以上有12人,其中,失能2人,失智4人,肢体残疾5人,他们的日常进食、如厕、穿衣、行走、洗漱都需要有人进行帮助。

为了更好的帮助这些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东湖街道“康养”驿站的负责机构-绍兴市安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又聘请了3位护工,为这些老人们提供24小时的“保姆式”服务:衣服有人帮忙穿,吃饭有人帮忙送,洗澡有人帮忙洗,尿不湿有人帮忙换.....贴心、温暖的服务,让老人们的生活无忧、乐不思蜀。

小皋埠“康养”驿站的负责人高主任和姚院长更是每天充当起临时“女儿”的角色,如亲生父母般的照顾着老人们,在获得老人和家属们的好口碑后,周围镇街前来要求入住的老人更是以几何倍的速度进行增长。

以“家庭医生”为抓手,提供“紧密型”医疗服务

为了给老人们提供充足的医疗保障,东湖街道小皋埠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又为康养驿站的老人们“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障服务:如每周日早上5点,为老人们提供血糖测量与血压测量服务;日常每周二、四、六下午,对老人们开展健康巡视,提供健康管理、送药上门、健康体检等服务;对建立家庭病床的老人,提供中医康复、心理疏导等特色服务,热情周到的服务,不光让居住在康养驿站的老人们住的安心,更让老年人们的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的老妈住在这里,让我非常放心,不光是这里的照料服务非常好,关键一点,老人看病还不需要操心,我和我老公也不用因为老人的一点小毛小病就赶来赶去,完全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家住柯桥区福全街道尹家坂的董女士介绍说,因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她把自己的老母亲从柯桥区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越城区进行养老。“现在,我们只要每个月来看望一下老人就好,非常省心!”

以“信息赋能”为亮点,开展“全天候”动态管理

随着“互联网+智慧医疗”的不断深入推进,小皋埠康养驿站也添加了“数智化”的元素。

“我们为每一位老人的床边都安装了‘一键报警铃’,老人只要有身体不适的情况或出现紧急状况时,老人或工作人员只需要按一下铃,小皋埠社区卫生卫生服务站的全科诊所内就会想起几号房间的紧急呼叫生,家庭医生就会在1分钟内赶到。”小皋埠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李佳俊医生介绍说道。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小皋埠社区卫生服务站还为建立家庭病床的老人们配备了“可移动摄像头”,家庭医生可以在手机端对建床老人提供全天候24小时探视服务。

接下来,小皋埠康养驿站还将以越城区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建设工作为平台,提供穿戴设备生命体征远程监测、一键报警对接120平台、生活服务一键通等一系列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切实打好村级康养驿站这张“金名片”。(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韦坚峰)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