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15.48万人 吃上生态饭

发布时间:2024-07-17 11:06:12 | 来源:西海都市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丁可

7月16日,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西宁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果洛全力构筑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15.48万人享受到生态性补偿,吃上了生态饭。

果洛州地处三江源核心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为持续推进生态保护,果洛州先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果洛州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规划,果洛州直机关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果洛州关于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法规性文件不断完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构建“生态管护、基层党建、精准脱贫、维护稳定、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六位一体的生态管护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果洛州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二期工程,项目区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了14个百分点,植被覆盖率达60.62%,其中,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13.4%;黄河出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Ⅰ类,近15.48万人享受到生态性补偿,吃上了生态饭。惠民政策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也让群众成为了生态的守护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果洛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投资35.3亿元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生态修复治理、重度退化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州治理黑土滩(坡)及退化草地改良490万亩、林草有害生物防控4072万亩、湿地保护176.5万亩、沙漠化土地防治5.69万亩。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分别增加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全州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黄河源头的玛多县湖泊数量增加到5496个。黄河每年为下游地区提供143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

同时,果洛州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河湖“清四乱”、全域无垃圾示范州创建等深入推进,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玛多县成为全省第一个清洁示范县,乡镇清洁取暖实现了全覆盖。(西海全媒体记者 芦舜)

查看网址